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36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财政金融   66949篇
工业经济   6633篇
计划管理   30046篇
经济学   22240篇
综合类   9556篇
运输经济   1575篇
旅游经济   48篇
贸易经济   27034篇
农业经济   13909篇
经济概况   3021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06篇
邮电经济   883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1101篇
  2022年   983篇
  2021年   1666篇
  2020年   2135篇
  2019年   2456篇
  2018年   1111篇
  2017年   2821篇
  2016年   3505篇
  2015年   5075篇
  2014年   14016篇
  2013年   11584篇
  2012年   12887篇
  2011年   13395篇
  2010年   11551篇
  2009年   12557篇
  2008年   14107篇
  2007年   11025篇
  2006年   11084篇
  2005年   11391篇
  2004年   8993篇
  2003年   10482篇
  2002年   7561篇
  2001年   6305篇
  2000年   7161篇
  1999年   2568篇
  1998年   3099篇
  1997年   3151篇
  1996年   2866篇
  1995年   2457篇
  1994年   2680篇
  1993年   1752篇
  1992年   1694篇
  1991年   1403篇
  1990年   1076篇
  1989年   929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3 毫秒
21.
22.
普惠金融和金融稳定性都是近年来业内热议的话题。然而,普惠金融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并且由于普惠金融数据的稀缺性和相对新颖性,有关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较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笔者使用了来自2004-2017年间140多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金融服务的使用情况和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两个维度考察了普惠金融是否有助于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结果表明:银行分支数、个人贷款率显著地降低了银行违约概率和不良贷款率,对促进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在高收入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影响不大;在中等收入国家,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有利有弊;在低收入国家,扩大金融包容性会显著增加金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24.
邱晗  黄益平  纪洋 《金融研究》2018,461(11):17-30
本文使用2011-2015年263家银行的年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基于蚂蚁金服用户数据构建的地市级数字金融普惠指数,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实质上推动了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的负债端结构,使得银行负债端越来越依赖于同业拆借等批发性资金。负债端结构的改变导致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偏好上升,但是借贷利率和净息差都有所下降。即银行选择了更高风险的资产来弥补负债端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损失,但并没有将成本向下游企业转移。此外,本文还发现规模越大的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越小。  相似文献   
25.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收入份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份额对城镇居民收入份额呈负相关关系,而第三产业份额与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对为增加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份额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龚涛 《产权导刊》2015,(9):24-27
十八大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国有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进行改革改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7.
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有助于解决国企经营中资金方面的问题,在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不仅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其在运营管理上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该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加速转型和升级,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混改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确定混改背景下财务管理的转型方向,然后分析了目前国企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和创新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措施及保障手段,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8.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保持国有企业改革性质和方向的根本依据.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上,改革的目标是在公平正义原则基础上,实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这是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指向.坚持国有资产在价值形态的全民所有和使用价值形态上的市场化经营,这既是生产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遵循.同时,国有企业改革要重视政府制度顶层设计,有效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9.
2014年,国务院顺应广大群众呼声,实行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这在养老金改革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公平与效率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了改革总体进程,用补偿原理说明改革属于帕累托改进,它不仅实现了公平并且是有效率的,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统计调查方法的工作体系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统计执法建设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仍然能够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都影响着统计执法工作的开展,对于统计工作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同时也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职能。为了保证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对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的分析,努力提高统计服务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统计体制和统计执法机制的现状,并结合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