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004篇
工业经济   155篇
计划管理   1101篇
经济学   1434篇
综合类   655篇
运输经济   95篇
旅游经济   71篇
贸易经济   677篇
农业经济   128篇
经济概况   6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48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风险投资网络是风险投资机构在联合投资基础上形成的以信任和互利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关系,其相关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从风险投资网络强度为零的经济体和风险投资网络强度大于零两方面进行研究,并对这两种条件下的均衡投资额以及均衡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风险投资网络强度与价值溢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回顾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组织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创业管理关于新组织生成的研究成果,提炼出影响先进生产性服务组织生成的环境系统和作用框架,并基于此框架进一步提出针对该类组织的创业策略。具体而言,新创生产性服务业组织要关注经济环境和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机会、特殊产业环境对于新创组织位置选择及知识溢出的影响,以及企业微观生存环境中的关联企业间的互动和合作创新带来的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993.
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是科技金融建设的"骨架",能够有效统筹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其构成要素包括政府、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四大类。金融服务机构在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风险的承受程度,同时,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支持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有效运作。最后,以武汉科技金融建设为例,提出了完善其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4.
创新驿站是科技中介组织在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中一种创新型的组织发展形式,其功能是将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等科技资源及服务在中小企业间进行跨区域的配置,以提高中小企业转型和升级的效率。创新驿站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对于创新驿站如何高效运行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创新驿站的运行效率与工作人员的工作密切相关,文章在文献[9]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针对苏州创新驿站运行的不同时期,给出激励机制的分析,以促使代理人(创新驿站工作人员)更努力、高效地工作,进而促进创新驿站技术转化率的提高,更好地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提供支持性服务。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经历了初创与曲折发展期、改革与完善期及国家层面的全面推动期3个阶段,其资助模式亦由行政指令性的"大科学"资助向具有市场特征的项目式资助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在系统构成、管理模式、资助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基础研究资助体系的演变,体现出以下路径律:从资助理念层面讲,基础研究开始从"边缘资助带"转变为"核心资助区";从资助体系构成层面讲,基础研究执行主体从开始的"中科院一元主导"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存与博弈";从资助模式层面讲,我国基础研究活动向日益具有"市场性"特征的项目式资助模式转变;从管理层面讲,国家开始关注自由探索式基础研究活动,体现出从"统治"模式到"治理"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6.
从"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通过归纳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中介和金融机构为沟通桥梁和资金保证、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研究支撑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同时提出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布局等基本要素,以走出一条军民融合高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城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钊 《南方经济》2011,29(8):3-17
中国的城乡发展伴随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内部形成“二元社会”分割以及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些特有的现象。户籍制度是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反映出城乡政策制订中城市倾向的特征。这种扭曲的城市化过程导致的不良后果日益积累,也使得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制度变迁成为可能。理解中国的城乡发展,需要再传统的二元经济模型基础之上,增加城乡分割形成与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8.
999.
三螺旋创新理论的主要贡献、待解决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螺旋创新理论是继三元理论、国家创新系统之后新出现的理论模型。本文探讨了三螺旋模型的理论贡献,即三螺旋理论较好地把握了知识和知识创新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等新趋势,诠释了研究型大学的新使命和大学变革的新方向以及丰富和发展了三元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后,探讨了三螺旋理论在大学使命、政府作用以及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三螺旋理论对中国的政府角色和大学的有关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为贯彻落实人事管理机制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人事管理机制工作建设,高职院校人事管理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行政基层推动人事管理机制工作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对此,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机制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以文本化管理为基础、以程序化管理为主导、以目标化管理为核心、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以全员化管理为支撑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机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