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1篇
计划管理   46篇
经济学   56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在国家煤炭"去产能"和运输结构调整等政策的影响下,铁路煤炭运输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阐述铁路煤炭运输基本格局及需求分布特点的基础上,从煤炭生产消费趋势、煤炭生产消费格局变化、煤炭运输价格竞争、运输结构调整政策等方面,探讨铁路煤炭运输需求的驱动因素,分析铁路煤炭运输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我国煤炭运输铁水联运、西煤东运的格局基本不会改变,铁路煤炭运输需求呈现短期内大幅增长、长期逐年下降趋势,铁路煤炭运输多元化竞争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122.
Despite the ever-growing interest in trend following and a series of publications in academic journals, there is a dearth of theoretical results on the properties of trend-following rules. Our paper fills this gap 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two most popular trend-following rules, the momentum (MOM) and moving average (MA) rules,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We provide theoretical results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different trend-following rules and the forecast accuracy of trading rul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MOM and MA rules is high and increases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 trend.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MOM rule, the MA rules exhibit more robust forecast accuracy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price trends. In this paper, we also develop a hypothesis about uncertain market dynamics. We show that this hypothesis, coupled with our analytical results, has far-reaching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can explain a number of empirical observations. Among other things, our hypothesis explains why the empir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A rul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MOM rule. We broaden the appe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of our theoretical results by offering various illustrations and real-world examples.  相似文献   
123.
The primary aim of the paper is to consider the problems and issues raised when the data exhibit time heterogeneity in the context of linear models. Ignoring time heterogeneity will undermine the reliability of inference and will give rise to untrustworthy evidence. Accounting for it using trend polynomials, however, is non-trivial because it raises several modeling issues. First, when the degree of the polynomial is greater than 4, or so, one needs to deal with the near-multicollinearity problem that arises. The second issue pertains to the type of polynomial that will adequately account for the time heterogeneity. Third, when the trend polynomials are treated as additional regressors, they will give rise to highly misleading statistical result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how different types of polynomials could deal with the near-multicollinearity and the modeling issues they raise,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to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2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nonstationary properties of per capita real output in 28 sub-Saharan African (SSA) countries, covering the period 1960–2014. The sequential testing approach proposed by Kejriwal and Lopez (2013, Econometric Reviews 32(8), 892–927) is used to categorize SSA countries into growth shift, level shift and linear trend hypotheses based o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breaks in slope and/or level of the trend function. The break dates are associated to major historical or economic events such as sociopolitical crisis, commodity price fluctuations on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discovery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or unfavourable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empirical evidences of appropriate unit root tests fail to reject the unit root hypothesis in all the countries, suggesting that a shock would have a permanent effect on growth process, and stabilization policies may be implemented in dealing with income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主要对1993年至2006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背离的原因。本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绝对产业转移的现象尚未发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启示是:同一国度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分析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时不能机械照搬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试图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来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还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6.
创新驱动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宏伟战略,备受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依据科学计量学基本原理,对2000-2014年间中国创新驱动研究的文献数量、重要作者、权威机构和经典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知识及信息可视化技术,科学探测出21世纪初我国创新驱动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创新驱动内涵、特征与意义,创新驱动的实现路径与形式,创新驱动的实现领域与影响因素,创新驱动背景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深入分析了国内创新驱动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及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完善创新驱动理论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周龙飞  张军 《财贸经济》2019,40(5):143-160
不平等问题主要分为收入不平等、消费不平等两个方面,在二者之中,消费不平等在诸多方面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以家庭拥有的耐用品种类数量为基础,利用FMM模型测算了中国城镇家庭的消费不平等。该方法可以将每个家庭内生分类为不同的消费阶层,估计出不同消费阶层的占比及其特征参数,同时也能够推断出每个家庭属于不同消费阶层的条件概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993—2012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及地区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在全国层面上,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具有三阶段特征,且低消费阶层占比从1999年开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在可比时期内,所有消费阶层的消费水平始终在提升,但高消费阶层的提升幅度在2001年之前大于低消费阶层,而2001年之后则恰好相反。(3)在任何年度,消费不平等程度几乎都表现为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高,但东部地区的低消费阶层占比几乎始终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4)所有地区高消费阶层和低消费阶层的消费水平在可比时期内几乎均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中部和西部地区低消费阶层的消费水平要高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8.
基于2000—2019年CSSCI数据库文献,借助CiteSpaceⅤ软件,通过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指标开展国内创新平台可视化科学计量分析,揭示20年间我国创新平台研究热点及趋势,探究未来创新平台新趋势。研究发现,国内创新平台研究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全面发展期3个阶段,且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演化趋势与政府政策及时政时事密不可分;围绕创新平台的不同类型和建设前因,国内研究可概括为两大热点主题领域,即关于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治理、运行及绩效评价等的研究,以及基于功能逻辑和现实逻辑,开展创新平台建设的主要前因分析。建议未来研究除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和智能生产等新趋势外,更应构建创新平台的整合性研究框架,以探究创新平台的“冷启动”机制、动力机制及协调机制等,为创新平台发展提供指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9.
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开展交易趋势预测和交易潜力识别,可提高平台技术信息管理水平和网上技术市场运作效率。从网上技术市场和专利情报分析理论出发,提出网上技术交易趋势预测分析指标,设计构建预测模型和相关流程方法,并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网上挂牌专利数据为例,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分析,从而提出发展网上交易服务能力的建议。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交易趋势预测模型与流程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针对网上平台技术资源确定差异化预测类型及其关键影响指标,建立基于技术领域分类的平台分析体系。研究结论可为网上平台设计基于自身特点的技术信息管理策略,提高信息服务专业化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物本经济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类经济发展观不是从真理观、人类利益统一性或自然观的角度的区分,而是从价值观、人类利益对立性或社会观的角度的区分.物本经济发展观以物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个人主义和片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仅仅当作手段.人本经济发展观以人类增值为本,主张经济人类主义和全面的人类幸福,将人类当作目的.两类经济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的方向、方针、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基本区别,同时在理论渊源和理论内容上存在基本联系,因此,在实行人本经济发展观时,既要划清其与物本经济发展观的界限,又要扬弃物本经济发展观.在现代,已经出现人本经济发展观逐步取代物本经济发展观的基本趋势,同时人本经济发展观自身也应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