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6篇
计划管理   86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的商品包装设计对色彩的运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包装色彩的分析和研究,就现代包装设计中色彩运用的创新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2.
专色油墨在包装、防伪印刷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计算机配色由于其众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配色模型作为计算机配色的核心部分,了解和掌握其配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纽介堡方程配色、基于三刺激值配色、基于光谱配色、基于蒙版方程密度法配色、基于复频谱色度理论配色等5种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对不同模型的特性进行阐述,分析各配色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并概述了基于Kubellka-Munk理论的计算机配色流程。最后对计算机专色油墨配色模型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3.
巩珊珊 《价值工程》2011,30(23):313-314
被首批列为非物质遗产的陕西民间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典型的女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曾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同时也对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伴随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发生和发展,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它都以顽强的生命力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在大力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文化遗传,并积极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浅谈陕西西府民间美术色彩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宝鸡为中心的陕西西府民间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元素之一的民间美术色彩,其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了迷茫,甚至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对民间色彩特征的分析,结合实际,对西府民间美术色彩提出质疑,进一步提出创新要根植于传统之观点,只有民间色彩才能突显民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5.
浅谈服装专卖店设计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璇 《价值工程》2011,30(14):105-106
本文探讨多种设计要素完美结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求较全面地反映专卖店设计要素在体现品牌文化,提升空间档次,营造购物的良好氛围时的一些基本规律,希望能对品牌服装专卖店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6.
结合MPEG-7的颜色与形状两种描述符设计出了一个新的图像检索系统,利用MPEG-7提供的主颜色描述符及基于区域的形状描述算法--角放射变换(ART)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描述.实验用MPEG-7的评价准则进行评判,由包括花卉、自然风景及商标组成的图像库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综合这两种特征进行检索比使用单一特征取得的检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7.
色彩课程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文章分别介绍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写实色彩与归纳色彩教学的特点与现状,通过两者的对比,结合实际,阐述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设计专业色彩教学教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8.
李雅楠 《价值工程》2013,(21):308-309
色彩是人们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的物理现象,但是通过色彩视觉的过程我们知道,色彩学是一门涉及物理光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领域交叉研究的学科。为了更好的将色彩运用到画面中,必须充分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因此,在色彩教学中,学生对色彩的把握能力和以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两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色彩实体的显现与变化,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规律:色彩效果的产生和转化过程,却可以充分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题材小说由于作家价值取向的摇摆与创作中乡土色彩的淡化而去追求故事性,削弱了小说的意蕴。作家应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不但为市场和时代写作,更要为历史和自己的心灵写作,创作出意蕴深广的乡村题材小说。  相似文献   
130.
We study the problem of testing hypotheses on the parameters of one- and two-factor stochastic volatility models (SV), allowing for the possible presence of non-regularities such as singular moment conditions and unidentified parameters, which can lead to non-standard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W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mulation-based exact procedures–whose level can be controlled in finite samples–as well as on large-sample procedures which remain valid under non-regular conditions. We consider Wald-type, score-type and likelihood-ratio-type tests based on a simple moment estimator, which can be easily simulated. We also propose a C(α)-type test which is very easy to implement and exhibits relatively good size and power properties. Besides usual linear restrictions on the SV model coefficients, the problems studied include testing homoskedasticity against a SV alternative (which involves singular moment conditions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and testing the null hypothesis of one factor driving the dynamics of the volatility process against two factors (which raises identification difficulties). Three ways of implementing the tests based on alternative statistics are compared: asymptotic critical values (when available), a local Monte Carlo (or parametric bootstrap) test procedure, and a maximized Monte Carlo (MMC) procedure. The size and power properties of the proposed tests are examined in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α)-based tests (built upon the simple moment estimator available in closed form) have good size and power properties for regular hypotheses, while Monte Carlo tests are much more reliable than those based on asymptotic critical values. Further, in cases where the parametric bootstrap appears to fail (for example, in the presence of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the MMC procedure easily controls the level of the tests. Moreover, MMC-based tests exhibit relatively good power performance despite the conservative feature of the procedure. Finally, we present an application to a time series of returns on the Standard and Poor’s Composite Price Ind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