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6篇
财政金融   31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344篇
经济学   94篇
综合类   274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46篇
贸易经济   148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71.
高校辅导员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上存在角色主体性缺失、主体素质缺乏等问题.辅导员应学会在多重角色中进行重心选择,努力形成与角色相适应的个体素质,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2.
目前,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成为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应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规划人生,寻找到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战略和方法,从而逐步实现“和谐就业,和谐社会”这一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973.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职学生)是介于中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年龄段及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有着有别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社会认知的偏见,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以及青春期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使中职学生在情感心理、性心理、个性心理、学习心理、自我心理、择业就业心理等方面较普遍存在心理困扰及心理障碍。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及心理环境,要重视中职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训练。要努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要创造条件增进学生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74.
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TAP研究关注翻译过程的心理现实性,在识别翻译策略、建构翻译过程模式和揭示不同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丰富和完善主流译学、建立翻译心理学都有积极意义。TAP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对TAP研究本身的反思、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规范、对已有成果的整理等,这些方面的努力会使TAP研究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975.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少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受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观念判断出现混乱,导致一些学生爱情观发生偏差,出现不健康的恋爱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材。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恋爱心理问题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疏教路径。  相似文献   
976.
李军 《价值工程》2012,31(19):319-320
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信息化条件的作战,提高汽车部(分)队的战斗力和保障力,对汽车部(分)队驾驶员心理管理已显得十分必要和突出。因此,分析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特点,由此提出加强驾驶员心理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是信息化条件下驾驶员心理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77.
大学生群体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畸变从而引发校园安全问题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事实表明,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已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发展,影响到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因此,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对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8.
本文就收入效用存在的差异,分析其形成的心理动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979.
运用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Logistic 基本模型与引入心理契约破裂参数的扩展模型进行企业与员工共生关系研究,并通过 Matlab 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能量的非独立性生成、非对称性分配是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典型表现;工作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在企业与员工共生关系协调阶段对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有较大的阻滞;会导致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真正的破裂。  相似文献   
980.
权变奖励领导行为是非常重要的领导行为之一,已有的研究证明权变奖励领导行为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自我归类理论,通过员工对内部人身份的认知效应,探讨权变奖励领导行为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并通过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来探讨心理安全感在此过程中的调节效应。选取了上海市6家企业共321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区间估计Bootstrap法和Johnson-Neyman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验证。结果表明:(1)权变奖励领导行为和员工建言行为正相关;(2)内部人身份认知在权变奖励领导行为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心理安全感调节了权变奖励领导行为与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权变奖励领导行为通过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建言行为的间接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