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75篇
综合类   43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8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企业社会责任一直都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从民主、正义、和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政治学价值,运用政治关系理论分析了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利益集团理论提出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92.
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奇琦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4):86-105,158,159
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理论路径上出现了明显接近的趋势。比较政治学形成了结构主义、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三大理论路径,国际关系学则发展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支理论流派。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特征来看,结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理性主义与自由主义、文化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均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一致性。理论合流趋势给中国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机会。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两学科合流研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研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亟须两学科的合流研究:一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和平崛起之间的相容性,二是中国的政治学习与国际权力增长的相关性。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两大学科之间理论趋近的内在动力是人类对社会世界认识本身的无边界性以及这种认识逐渐深入后产生的同一性。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在分立的学科之间实现一种视阈融合。视阈融合的过程就是不同学科间开放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
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学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视社会个体为惟一真实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将政治行为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交换活动,这三者一并构成了理性选择理论形式优美、逻辑严谨的方法论体系———方法论个体主义、“经济人”假设和经济学交换范式。然而,理性选择理论的优势与成功却遮掩不了其方法论自身的局限性———方法论个体主义孤立地将个人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与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影响与形构;“经济人”假设将政治参与者的属性简单地给予预设,不能看清楚“政治人”的全面属性;经济学交换范式将政治活动简单地类比为经济交换活动,忽视了政治活动的复杂性。理性选择理论若要更有效地解释政治现象和研究政治问题,需要正视和克服局限,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经济人”假设和经济学交换范式作出修正与改进。  相似文献   
94.
楚桥 《广告导报》2006,(1):74-75
赵文权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先后供职于四达集团公关部、路村咨询策划公司,1996年创办蓝色光标,出任总经理。  相似文献   
95.
概观之,至现阶段学界大致提出了七种政治学原理的教学法。这些教学法以多学科融合视角提炼教学认识论,构建教学方法论,突出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传统政治学原理教学法有所超越;但它们似乎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忽视传统教学法之重视教师水平提升、备课和讲授的问题。在综合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六点有关教法的思考,以期推动政治学原理教学法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6.
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这个词语,1992年世界银行年度报告的题目也称为《治理与发展》,治理与善治的概念逐步流行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治理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许多西方学者,尤其是政治学家和政治社会学家,对治理做出了  相似文献   
97.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曾提出了“破窗理论”,亦称“破窗效应”,是指一种心理暗示造成的某种效应。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一栋建筑上的窗户玻璃被人打破而又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似乎可以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相似文献   
98.
孙琼欢,1977年12月出生,浙江奉化人。2001年从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因为比较热爱教育事业,所以应聘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做了一名党校老师。其间,于2004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徐勇先生。  相似文献   
99.
程羽 《中国报道》2008,(10):94-95
领导班子换届以后,一方面,应该发挥年轻的、新领导班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另外一方面,也要有科学的政绩观、发展观。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实际上是很多地区取得重大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00.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博学的人".作为一名哲学家,他的贡献遍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实学、风俗和雅典法律各个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奠基人.他著名的一部关于政治理论的著作<政治学>,不仅标志着政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政体思想是整部著作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之一,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政治学>的研读,来研究亚氏的政体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