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113篇
工业经济   222篇
计划管理   320篇
经济学   192篇
综合类   587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5篇
贸易经济   275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1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With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based view approach to entry mode that examines the firm's strategies from its resource endowment and deployment (i.e., an inside-out view of the fir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earlier paradigms (i.e., an outside-in view of the firm),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intangibles at the firm level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choice of foreign-market entry mode to understand how to create value overseas. From the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ith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lodging industry between 1995 and 2005,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as marketing capital increases, entry mode seems to move from acquisition to joint venture to greenfield to contractual modes. In the case of employee efficiency, as human capital increases entry mode tends to move from joint venture to acquisition to greenfield to contractual modes, whereas in the case of top managers' efficiency, entry mode tends to move from joint venture to acquisition to contractual mode to greenfiel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2.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extant literature on employee mobility by focusing on how the movement of personnel between competitors affects their competitive positions. Our mixed‐methods study of 402 head‐to‐head encounters from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2000–2005) reveals that transferred player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cipient team in head‐to‐head encounters against the donor. We also provide evidence that competitive arousal, as triggered by anger and pressures for proving loyalty to the recipient organization, as well as knowledge of the donor team's routines, explain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ransferred players. These results question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organizational routines are not transferable through employee mobility. They also move beyond a prior emphasis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emotional states such as anger and competitive arousal, highlighting how these can occasionally be beneficial.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73.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高等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目前,我国有许多高校已开展全英语教学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本研究按照知识体系特点,根据Michael H.Long等西方学者的互动假说,对本科《组织行为学》示范性双语案例式互动教学模式,在理论设计、教学实践以及效果测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准确把握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实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必须做到:坚持内涵发展,科学定位;坚持全面协调,促进跨越式发展;健全法制,建立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5.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是连接课堂和岗位,达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一个有效方法。在《基础会计》中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能力打下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6.
杜江  万宏强  曹岩 《价值工程》2011,30(18):176-177
针对上世纪末以来制造业在人类科技快速发展带动之下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本文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在深入分析现代制造属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深化学生主观认知的角度探讨了关于现代制造观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77.
关英俊  高晓楠 《价值工程》2011,30(7):220-220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78.
詹蓉  彭冰 《价值工程》2011,30(33):173-174
ERP沙盘模拟课程开设的主要动因是为了使学生尽量直观地理解和掌握ERP的基础实践知识。本文概述了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重点研究了ERP沙盘模拟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平台系统及改进、实训课程过程管理要点、六年模拟经营结束后的工作。最后系统归纳总结了ERP沙盘模拟教学效果,其要点是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管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9.
姚海军 《价值工程》2011,30(28):238-238
将"头脑风暴"方法引入到软件教学当中,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展示个人才华并为后天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0.
张光华 《价值工程》2011,30(30):196-197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要求学生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能够读懂和翻译专业发展最前沿的英文资料和信息。应用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从而为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功底,更好的完成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该文就情境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