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62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71篇
经济学   86篇
综合类   10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1篇
农业经济   40篇
经济概况   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着来自于市场化所带来的各方面压力;以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应对市场化问题,地方高校就能把市场压力转变为自身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2.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在我国转轨背景下,影响债务融资的诸多因素,并重点分析了资产成长性对债务融资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商业信用是企业的重要债务来源,相比较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企业和企业之间商业信用有着较好的契约基础。通过分析资产成长性和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关系,我们发现企业在借款资金的使用上有着诸多不合理之处。说明影响企业进行信贷资金决策的市场和金融环境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认为优化企业债务结构的关键是建立产权清晰、规则透明的契约型环境。  相似文献   
123.
现代公共服务的一般使命包括保障普遍人权、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以及提供共同的发展条件。上世纪末以来席卷全球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理论及其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和借鉴,但其对工具理性的过度崇拜以及根本价值取向的模糊,也暴露出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权、社会责任、公共利益等价值量度重新置回行政话语的中心,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公共服务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避免误区,坚持公共利益信仰和公民本位观点,正视公共服务责任,真正实现公共服务的基本使命。  相似文献   
124.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25.
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存贷款政策、落后的金融市场、利息损益调整的被动局面以及在国际金融业务中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建议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及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分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重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6.
中国的经济制度转型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许多学者在做制度转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时,将市场化程度这一指标量化得不够科学合理。文章认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是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的:一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建立市场机制;二是非公经济的发展以及产权制度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将市场化这一制度转型过程抽象为投资领域的市场化、流通领域的市场化、非公经济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的增加、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增加、非公经济生产值占全社会生产总值比重的增加五个指标。经计算,2003年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为81.45%。  相似文献   
127.
通过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以及利率市场化推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8.
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反映出我国电力法的立法基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概括我国电力法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电力法修订的主要方向及内容、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完善、监管制度的系统构建及关于我国制订反垄断法的立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9.
针对利率市场化现状,分析保险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并就这些问题从重视利率风险、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加强保险精算、促进险种创新、放宽对保险费率的管制、拓宽资金运用渠道、调整保险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保险业务管理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0.
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阐释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高技能劳动力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从数字产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与异质性冲击。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赋能效应;(2)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加凸显,在东部地区暂未显现;(3)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加偏向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数据要素投入较多的行业;(4)高技能劳动力更易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能够强化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5)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红利,从而显著增强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