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682篇
工业经济   415篇
计划管理   2245篇
经济学   1519篇
综合类   568篇
运输经济   61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567篇
农业经济   215篇
经济概况   1007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12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5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699篇
  2008年   641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新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为中海集团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宽空间 ,依靠体制创新 ,实施财务纵向管理 ,以权益结合法快速完成集团专业化资产重组 ,加快集团转机建制步伐 ,积极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财务与会计工作 ,建立适应集团战略管理需要的财务支持系统 ,把价值链分解与整合作为集团经营策略来研究 ,提升集团竞争力 ,获取国际国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3.
一、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 所谓企业竞争优势,简单地说是指企业获得竞争战略的成功所必须寻求建立的特殊的资源条件和管理基础。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意义在于,它使企业超过竞争对手并获得较大的利润,从而保持企业在该行业中有利的竞争地位。企  相似文献   
34.
论模块化思想在现代企业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模块化思想最初是应用在技术设计方面,而目前企业越来越多地将这种思想运用到组织设计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上。企业组织进行模块化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消费需求多样化的驱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模块化生产与消费、价值链的分解与外包和组织间的联盟与网络化三个层面。模块化组织的有效治理机制是规则治理.与企业和市场的治理机制相比,这种治理机制更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5.
郑军  郑艺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2):115-116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是按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确认划分作业与作业中心,对作业和作业链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成本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方法。重点对此管理方法的运用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36.
大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在价值链最低的位置(指制造),需要向两端延伸(指研发和品牌),像台湾的研发、设计都很好.但是台湾方面要强起来.利用大陆市场,才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7.
朱建安 《浙江经济》2005,(14):36-37
家族企业在当代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已越来越为各界所关注。不久前召开的“创业与家族企业成长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创业与家族企业成长”这一核心议题,就创业和中小企业成长、创业教育、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家族企业现代转型、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8.
张颖 《投资与合作》2004,(11):90-90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市场应用潜力广为各方看好。将成为未来十年内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9.
随着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我国企业的角色应由知识传导的被动执行转变为积极参与、由知识与技术的接受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的贡献。为此,应用价值链分析了企业知识跨境传导的过程,探讨企业知识在知识属性、知识买和卖的特征、买卖双方的关系以及传导的渠道等层面的传导成本,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0.
邓贺赢 《商业研究》2004,(22):27-30
包括整车制造与零部件生产的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政府的保护政策,比如较高的关税壁垒与进口配额制,这种保护导致行业竞争力的不足。加入WTO之后,随着保护政策的不断削弱,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将逐渐暴露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当中,随着民用轿车的普及,国产轿车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