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6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52篇
财政金融   93篇
工业经济   55篇
计划管理   530篇
经济学   971篇
综合类   515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171篇
农业经济   4872篇
经济概况   67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62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近现代所有权限制理论的发展,其实质是如何限制公权力滥用,大多表现为如何保障土地利用人的权利.各国征地补偿标准的发展无论是在实体还是程序方面都体现出对土地利用人的基本权利保障.以此为依据,我国目前的征地补偿在征收目的、标准,尤其是程序方面还缺乏系统、明确的规定.农民权的依法具体确定才是征地补偿之根本.  相似文献   
92.
路径依赖的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与演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兰虹  冯涛 《当代经济科学》2002,24(2):8-17,28
人地比例、耕作技术、土地产权制度之间的互动循环导致了中国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的形成。中国目前人口与资源(土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就是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结果,这一约束条件决定了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只能是朝着更加周密细致地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演进。从公社一级到三级所有、大队为基础,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直至承包期限由短期变为长期,由15年变为30年。这一步步的演进都是朝着保证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与收益权的方向回归,显现出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作用。由于历史时期土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的方向应该是土地国家终级所有的前提下,强化农民现有土地长期使用权,并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相似文献   
93.
在GIS的支持下,选定东北后备农用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因子,通过GIS的权重叠加模型运算,对东北地区后备农用地资源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对于开发、利用和保护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4.
城市广场规划控制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城市广场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以期通过密度控制、用地控制、设施控制 ,使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95.
根据土地供应政策的变化,将北京市商服用地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土地供应政策对商服用地市场的影响;同时,运用土地竞租曲线和土地-资本替代弹性方法分析商服用地招拍挂出让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北京的自然资源状况,认为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依然是粗放的,是不可持续的;北京必须选择走"节约型城市"的道路,别无其他选择;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
袁弘  朱道林  耿春华 《经济地理》2004,24(2):254-256,262
如何利用临街样点地价推算区片平均地价及基准地价始终是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一个难点。文章利用赤峰市的实际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临街贡献率和面积加权两种方法推算区片平均地价,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区片价与临街地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两种方法所推算的区片平均价是基本一致的,而且区片价与临街地价之间呈“反S”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98.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广州市建设用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秀琴  阮伟致  江华 《经济地理》2006,26(1):114-117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近年来广州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非农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改造缓慢及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低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同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0.
试论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如何协调双方均衡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国家明确了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必须严而又严”的总要求,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中“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的总原则。为此,本文根据近7年来土地锐减的现状,分析了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耕地基本现状,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总方针,紧紧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经济发展中耕地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