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05篇
综合类   36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129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70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2 毫秒
41.
生态旅游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构建生态旅游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实现该模式的途径,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类型、实践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42.
论江口鸟洲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生 《经济地理》2003,23(6):854-858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要求比一般旅游地要高。文章通过对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条件与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质的生态环境为特色,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合理控制游游人数,加强科学研究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3.
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44.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分析并处理好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尤其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的景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以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诉求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利用EXCEL等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生态旅游视角下景区居民的社会利益、文化利益和环境利益诉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实现生态旅游视角下的景区居民利益诉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5.
[目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文章从全域旅游视角研究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以期为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查阅法,了解南矶旅游开发及社区参与的现状,结合实证分析法,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南矶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结果](1)目前南矶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地居民对参与旅游发展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参与的水平与能力都较低,湿地资源作为当地社区福祉的根本同时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当地旅游开发应将社区作为核心利益群体;(2)提出政府、保护区、旅游发展协会、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五位一体”的社区参与式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并从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开发经营、产品开发、收益分配和环境保护等5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实施途径,以形成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社区居民自发旅游和乡村旅游创客等多种旅游开发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出融湿地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结论]该文所构建的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实质性要素,强调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建共享,并兼顾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盘活社区资源和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实现旅游业与社区共生发展,因此这种开发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而旅游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且位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乡村地区进行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46.
生态旅游地发展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红罡 《旅游学刊》2006,21(8):75-80
这篇文章运用生态-经济的理论,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将生态旅游的一些零散论述加以系统化,并通过建立生态旅游的结构模型,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中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和行为关系.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型涉及了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工作市场、游客和财务促销等6个部分,模型的模拟功能有助于理解旅游发展的复杂结构.模型得到验证后,可以成为评价旅游发展政策的工具.  相似文献   
47.
"两山"理论要求重构"经济—环境"生态,因地制宜设计生态补偿机制。以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不同情境下漓江流域各主体策略的演化趋势,再使用SD进一步模拟仿真,结论如下:(1)上下游地方政府实施策略概率的初始值会影响最终的稳定状态;(2)仅依靠上下游政府的相互自发监督,不能有效实施利于生态补偿的合作机制;(3)上下游都不履行义务时的惩罚应比只有一方不履行义务时的惩罚更大,上下游履行义务时的奖励应比不实现合作时的惩罚更大;(4)当中立机构监管流域水质状态时,上游提供给下游的补贴应该比下游给上游的生态补偿更少。据此提出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基于较详尽的资料,分析雅安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物、地文、水体和人文生态等旅游景观特色资源。结果表明:(1)3N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2)雅安市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生态旅游城市。(3)雅安市具有世界罕见的生物生态旅游景观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文、水体和人文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各种资源分布广泛,相互交叠。(4)雅安市素有天府之肺之称,空气和水资源质量优异。(5)雅安市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具有储量丰富、资源类型众多、文化多元和区位优势良好等特色。(6)在雅安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遵循永续利用、保护性开发、特色性、协调性、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等原则。  相似文献   
49.
Development of coastal ecotourism has been a,focus of Shandong government, and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oastai ecotourism is crucial for the reasonable pla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coastal ecotourism. By using MATLAB language to establish a SOM neural network model,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oastal ecotourism suitability of four regions, Qingdao. Yantai, Weihai and Rizhao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divides 33 subordinate regions of those four cities into four categories, i.e. regions poorly suitable for ecotourism resources, regions highly suitable for coastal ecotourism, regions secondly suitable for coastal ecotourism, regions ordinarily suitable.for coastal ecotourism, Related suggestions o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astal ecotourism have been given in the final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50.
以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生态导游的双向责任模式系统及生态导游定义为三大理论基础,设计问题对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300名地接导游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导游生态意识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对生态旅游内涵、本质方面的认识不足。建议政府、学术界及旅游业界从各自的角度为提高导游生态意识做更多的具体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