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0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财政金融   269篇
工业经济   212篇
计划管理   907篇
经济学   1468篇
综合类   987篇
运输经济   40篇
旅游经济   88篇
贸易经济   632篇
农业经济   578篇
经济概况   99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沈静  陈烈  孙海燕 《经济地理》2004,24(4):494-498
全球化加速发展,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湛江市周边区域环境发生着变化,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湛江市的区域地位(包括区位条件、区域优势和区域地位),对湛江市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思考,提出战略目标和重点,主要在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以及实施点轴带动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2.
在对区域行政协调体系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借鉴“长三角”和“泛珠三角”以及发达国家区域行政协调机制的经验,对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行政协调模式、行政协调的组织架构以及各机构职能设计做出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93.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汪宇明 《经济地理》2002,22(3):372-375
核心-边缘理论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建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认知模型。运用这种空间结构模型,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景区土地利用功能配置与都会城市旅游圈层构造,以及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方面可取得满意的实践成果,核心与边缘地区应该是一种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合作互嬴的空间关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兴措,发展中地区要注意培育旅游核心区,形成旅游创新活动基地,带动边缘区域发展,壮在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94.
相对于旅游学和旅游业的发展而言,目前中国旅游史研究已然滞后。主要表现在:理论框架尚未完整确立,研究内容尚在探索,关键概念尚无定论,旅游史研究尚未形成规模,区域旅游史研究还刚刚起步。论列了一些学者对旅游史研究的看法,阐明了作者的一些想法,对其正在从事的区域旅游史个案研究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和思考。  相似文献   
9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现象较为明显。地区人均GDP增长不仅持续上升,而且水平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存在条件收敛现象,并且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现象显著。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收敛趋势愈发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也未影响增长收敛的发展态势。未来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补上各地制度和要素的短板,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地区人均GDP增长收敛现象产生的一系列基础性因素,以实现区域更加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6.
要素流动粘性是导致区域经济非均衡的一项重要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要素流动粘性正在出现减弱的趋势。区域制度竞争是克服要素流动粘性的有效方式。政府在降低要素流动粘性、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融入长三角和都市圈、沿江开发等课题,其实质都在区域经济的整合。这是传统计划体制造成行政分割面临市场化、全球化的产物,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才能实现一体化的目标。行政区划与区域整合之间有博奕,出路在于把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融合起来。目前已在启动,各地不断创新,具体路径宽广,亟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8.
用生产函数的衍生模型分别对中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析,在东部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国外直接投资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表明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
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实际上是农村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必然要向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应以城市为重点,推进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此为基础,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经济圈,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应打破行政界限,顺其自然地构建城市经济圈,因地制宜地探索城市经济圈的发展道路,逐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0.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区域文化内涵深厚,发展旅游业的区位条件优越。然而,由于“政区分割”,导致共享旅游资源开发纷争不断,区域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加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合作,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点、线、面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以促进该地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