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96篇
经济学   164篇
综合类   12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39篇
农业经济   155篇
经济概况   1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刘咏梅 《价值工程》2010,29(13):51-5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过去的30年间城乡剪刀差发展对于农村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障碍,其中关于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也存在着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农村产品的供给主体、总量等问题上,本文则基于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2.
褚启龙  李佳圣 《价值工程》2010,29(32):286-287
选聘大学生任"村官"是超越市场逻辑的政治举措。高职毕业生以其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具有选聘"村官"的优势,高职院校在"市场逻辑+政治举措"的背景下,可以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类实用人才培养及新农村带头人的培养,造就一批"筑巢"村官",有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秦皇岛市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培养主体构成单一,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实效,为此,要努力构建以政府、高校、社会、基层、个人为主体的大学生村官培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4.
大学生村官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施的一项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该政策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从实践结果看来,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了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窘境,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和农民的就业转型。  相似文献   
116.
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村镇银行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旨在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农户、农村、农业的金融服务。文章分析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7.
帮扶单位派驻“第一书记”驻村是我国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基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子系统中2016年和2017年华东某扶贫重点市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评估“第一书记”驻村对贫困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派驻“第一书记”确实能有效提高贫困农户收入,市派“第一书记”对贫困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省派和县区派“第一书记”,帮扶主体的层级越高对贫困农户的帮扶越有效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应推广和完善派驻“第一书记”制度,激励“第一书记”进一步发挥作用,更好地引导、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并积极培育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8.
范长风 《开放时代》2010,(8):132-145
社会正义是当代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的讨论主题。正义的核心是平等,正义理论所寻求的是对社会成员的平等关注。然而,平等关注的含义却极具争议,尤其当它涉及收入或财富分配时。对平等关注的不同解读产生了不同的分配理想。本文将从两个基本问题的角度,即“什么之平等”以及“平等本身是否可欲”,来概括介绍西方社会正义领域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19.
“村企互动”作为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对加快重庆新农村建设、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重庆的村企互动实践形成了“双溪村”、“美丽乡村”、“经济能人治村”、“企业+基地+农村”、“村企对接”、“村企联建”等模式,这些模式投资主体多元化、合作形式多样化,主要依靠特色产业和经济能人带动,同时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村企互动”模式的纵深推进,有赖于综合利用和开发农村资源,有赖于畅通村企之间的共生界面,有赖于营造村企互动的正向共生环境以及互动双方的合作能力的提高和利益协调机制的健全。  相似文献   
120.
以WPI为基本框架,结合南方农村社区水资源系统的特点,从水资源状况、供水设施、利用能力、使用效率和环境状况五方面选择24个指标,建立一套南方农村社区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级打分法量化数据,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并对湖南澧县梅家港村水贫困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梅家港村的WPI指数值为46.567,呈现一定程度的水贫困现象.其水贫困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环境状况堪忧以及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方面.该项研究说明,我国南方自然水资源条件优越的农村地区同样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