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71篇
工业经济   168篇
计划管理   372篇
经济学   797篇
综合类   183篇
运输经济   126篇
旅游经济   36篇
贸易经济   304篇
农业经济   42篇
经济概况   16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movie producers recruit directors in the preproduction phase as mutual choices in a two-sided matching model. It conceptualizes that movie attributes and filmmaker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matching outcomes (“who directed which movie”) and in turn indirectly affect movie box office. We exploit a dataset of 4,807 feature films from 1990 to 2010 to examine empirically the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the movie/producer side and the director side in terms of movie budget, filmmaker track records and social relations. A series of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social relations facilitate positive assortative matching. Further simulation analyses are conducted to quantify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movie–director mismatches, as well as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production budget and producer characteristic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having a mismatched director can be substantial; and b) the indirect effect of production budget and producer characteristics affect movie box office in an interactive manner. These findings can help filmmak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inancial impacts of movie–director choices and make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at the early phase of p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02.
周晓娟 《特区经济》2007,(5):152-154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互联网和计算机应用是最明显的特征。人们基于网络参与经济决策与市场交易活动,道德理念、行为准则和行为安排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技术: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交易费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行为的隐蔽性,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缺乏有效监督,人的趋利避害和机会主义倾向更容易诱发蓄意性诱导行为。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界定“经济人”的行为模式,怎样减少经济行为负的外部效应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网络环境中“经济人”经济行为边界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3.
We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twork centrality and research using the accounting research community setting. We establish co-authorship network using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five top accounting journals from 1980 to 2016. We find that the co-authorship network in accounting is a “small world” with some most connected authors playing a key role in connecting others. We use machine learning to label published papers with multiple topics and find patterns in topics over time. More importantly, we find that co-authorship network centralit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future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topic innovation and that the impact of centrality on productivity is higher with more senior authors. Further, centrality of an author’s co-authors also has an incrementally positive impact. We conclude that network centrality positively influences research output.  相似文献   
104.
网络结构特征影响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组合效果,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复杂作用。利用我国165家上市企业2007—2018年专利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知识与协同双层网络嵌入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战略柔性和开放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绩效,负向影响探索式创新绩效;协同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战略柔性和开放度调节双层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的关系,且变量间存在有效匹配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开放度促进利用式创新绩效提升,而协同网络结构洞—战略柔性促进探索式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分歧带来新思路,同时为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5.
基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分布广泛的特点,从外部研发合作广度的两个维度(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出发,选取2010—2018年16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研发合作的市场广度和研究广度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其中,研究广度的作用更为显著;网络学习在外部研发合作广度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库同质性正向调节外部研发合作广度与网络学习的关系。结论丰富了新产品开发绩效前因变量研究,对企业制定外部研发合作战略,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制度理论等,探讨网络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绿色动态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规制、管理者环境注意力的调节作用。运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企业绿色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绿色动态能力在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与绿色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环境规制、管理者环境注意力均正向调节绿色动态能力与绿色创新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内地107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基于军民融合企业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结构洞和网络密度)等指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发明者网络嵌入及两者交互作用、结构洞与网络密度的互补关系/平衡关系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多元化、结构洞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网络密度及其与技术多元化的交互作用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网络密度和结构洞的互补关系会抑制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但两者在军民融合企业内部的平衡关系能够促进军民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8.
由于兼具创新要素集成、知识流动和共享、竞争合作创新氛围等工具性、情感性创新支持制度功能,创新网络嵌入成为继股权激励保健化趋势后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一种有效激励模式。运用创新网络和网络嵌入理论,对来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网络的315份有效问卷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工具性、情感性创新支持感对来华境外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阐释网络嵌入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情感性创新支持感对来华境外人才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具性创新支持感呈现保健化趋势;情感性创新支持感对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工具性创新支持感仅对关系嵌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构嵌入在情感性创新支持感与创新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关系嵌入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鹤峰茶叶企业通过网络营销能够扩大营销渠道,节约成本。从鹤峰茶叶企业网络营销现状出发,分析了使用网络营销推广鹤峰品牌的意义,介绍了鹤峰茶叶企业网络营销的渠道,并提出发展鹤峰茶叶企业网络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0.
李海平 《价值工程》2011,30(27):150-151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高职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方式为网上开店、创办论坛和建立网站等。目前高职学生网络创业存在许多问题,为促进学生网络创业的成功,应加强高职学生的网络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并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