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31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3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01.
本文从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内容入手,来解读我国为什么刑事政策立足于"宽"的现实必然性,最后论述宽严相济形事政策对于对于秩序和自由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02.
耿佳 《中国市场》2012,(31):122-123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选择,与一个社会的政治治理理念具有密切关系。为适应和谐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分析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提炼其中的先进理念,即和谐理念,促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研究,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研究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指导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3.
从证券犯罪的发展态势看,采取“严厉”的刑事政策非常必要。对征券犯罪施以严厉的刑事政策,符合刑法谦抑性与刑法经济性,不违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扩大证券犯罪范围,严密刑事法网;修改证券犯罪的刑罚配置,强化刑罚的严厉性;刑法干预应及时与确定,严格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04.
李梦  张明宇 《消费导刊》2009,(14):135-13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强调实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是我国对实行20多年的"严打"政策的反思和纠正,是刑事政策的新发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刑事政策的重大调整,对减少和预防刑事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质,是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既要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5.
潘丽平 《发展》2014,(2):115-116
本文针对罚金刑的适用方式展开论述,在比较各国适用方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适用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郑修站 《商》2014,(11):210-210
当事人刑事和解,简而言之,就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与被害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协商后达成和解而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司法模式。当事人刑事和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刑事诉讼宽严相济政策,保障当事人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使得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较为严峻,犯罪率居高不下。其中,以少数民族成员为犯罪嫌疑人主体的各类型犯罪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暴力恐怖犯罪为代表的三股势力。这些案件的发生给我国的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秩序和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在内地省份部分少数民族的流动群体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但又受限于民族保护政策,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问题。文章以研究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的制定不对象,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通过行为研究和列举数据的方式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犯罪控制进行分析,以期可以对我国少数民族犯罪政策的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8.
宽严相济是指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又要讲求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维护社会稳定。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需要在全面考察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结合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社会治安状况等因素,综合作出分析判断,总体从严,或者总体从宽。既要保证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又要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刑事司法活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9.
正社区矫正是中央提出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社区矫正工作是新时期赋予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课题,随着《办法》的贯彻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将面临着监  相似文献   
110.
在我国《刑法》当中,关于如何区别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的规定却相当模糊。在实际适用中无形地将犯罪人的生命权交到了法官手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被很大程度的扩大。同时,相关规定也十分简单而且缺乏可操作性。这势必会给死刑立即执行和"死缓"的认定带来困难。笔者认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当中,已经对这一难题做出了解答,本文将以认识论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