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风险、收益和效率为绩效评价标准,从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环境与中国商业银行的行业平均绩效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市场份额对银行综合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对...  相似文献   
22.
随着全球经济的企稳回暖和政府"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稳步增长。但在并购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应如何转移、规避并购交易风险?学术界往往从企业和政府角度探讨解决方案,忽视了保险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趋势及风险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剖析了并购保证及补偿保险的产生机理,对其主要术语进行了释义,并展望了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并购保证及补偿保险将成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相似文献   
23.
上市公司管理层频繁发起的并购是出于其过度自信还是私利驱动?依据行为经济学和委托代理等基本理论,文章选取2008-2011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回归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将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和追求个人收益的自利动机纳入同一框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普遍存在,但管理层发起频繁并购的动机更多的是出于其对个人私利的追求;而在上市公司频繁并购的诱因中,管理层的过度自信具有"杠杆效应",即:管理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会增强其为了谋取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等个人私利最大化而实施高频率并购活动的意愿。研究发现为公司连续并购的动因理论做出了增量贡献,也利于丰富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并购相关研究议题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自由现金流量价值链和卡普兰价值链为基础 ,从经营观和财务观两方面探索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研究价值创造与战略设计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目的在于将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结合起来 ,强调价值发现和价值增值 ,而不拘泥于价值评估模型的推论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5.
以2004-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Fraser Institute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研究雇佣保护对企业并购决策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雇佣保护程度越高,企业并购可能性和并购规模越小,且这一关系在劳动密集度较高、受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中更强,表明雇佣保护通过降低并购整合收益和限制并购融资能力两种机制对企业并购决策产生影响。通过考察并购经济后果,发现严格的雇佣保护会阻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并购利得的实现,进一步佐证了主要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6.
以2008~2011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及该段时间内上市公司发生的2 606笔未成功并购交易和1 729笔成功并购交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了主并公司现金持有状况对并购决策及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金持有不足的公司,现金持有超额的公司更可能发动并购;主并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与短期并购绩效不存在显著关系;现金持有超额的主并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长期并购绩效负相关,而现金持有不足的主并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长期并购绩效不存在显著关系。这些实证结果支持了自由现金流假说和现金持有超额公司并购的代理动机。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68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产权性质、控制权及控制人变更对掏空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产权性质影响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政府控制级别越低,掏空行为越严重;非政府控制公司中的掏空行为也较普遍。第二,政府控制级别越低,控制权的"壕沟效应"越强;企业家公司的控制权"壕沟效应"比资本家公司低;外资控制公司的控制权则表现为"协同效应"。第三,当控制人变更时,政府控制公司会继续掏空上市公司;非政府控制公司则支持上市公司,但其支持只是为了日后更大的掏空。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契约视角出发,分析了专用资产的信息传递作用,以及并购市场能够捕捉到公司专用资产投入传递出的信息。选取2012-2018年有并购标的方记录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并购标识虚拟变量;通过中国投入产出表构建公司专用资产投入密度指标,并进行了Logistic概率分布回归。实证结果表明:(1)专用资产投入密度高的公司在并购市场中更容易成为标的方;(2)财务困境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专用资产投入密度与并购标的概率的关系分别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9.
采用修正的优序融资检验模型和Odered_Probit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偏好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外源融资偏好,而在外源融资中更偏向于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内源融资、债权融资。通过Probit模型回归结果看,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Roe、GDP增长率、金融机构对人民币贷款总和、3-5年贷款利率、不良贷款率、股票市值/GDP、换手率、现金流缺口均会对融资行为的选择构成影响,而市盈率、Tobin’sQ指标对于融资行为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2004—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股权转让交易事件为样本,研究了在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信息披露质量与控制权私人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信息披露质量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控制权私人收益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