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 在建立健全草原风险管理体系,保障草原生态安全和稳定草原畜牧业生产的背景下,草原保险的作用更加凸显。草原风险评估和区划作为草原保险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决定着草原保险条款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方法 文章利用半定量化因果关系矩阵法、HP滤波模型、多种聚类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 可将锡林郭勒草原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个风险区,各风险区间的差异显著,其中,低风险区呈现出致灾因子危险性低、承灾体脆弱性低和防灾减灾能力强的显著特点;中风险区呈现出承灾体暴露性水平高,但致灾因子危险性处于中等水平的显著特点;高风险区呈现出致灾因子危险性高,防灾减灾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典型特征;极高风险区呈现出承灾体脆弱性水平高,防灾减灾能力弱的典型特征。结论 在厘定草原保险费率时,应考虑多种风险间的交互作用,构建合理的草原风险区划图。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基于耕地利用的时序变化对内蒙古耕地的非农化利用的时空分布格局规律、特点与利用效益进行研究,科学有效评价耕地利用效益水平,以期为合理引导内蒙古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熵值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耕地利用近30年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了其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结果 (1)1991—2000年耕地转出总面积为50.6万hm2,82.15%的耕地流转至草地,从耕地转为草地是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2)2001—2010年耕地转出总面积为38.5万hm2,62.62%的耕地转移至草地,该时期耕地转移至草地依旧为主要部分,但比例在下降。(3)2011—2019年耕地转出总面积141.7万hm2,其中有54%的耕地转移至林地,24%的耕地转移至建设用地,该时期耕地转移至建设用地的比例明显增加。(4)内蒙古的耕地利用效益近30年变化在时间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1990—2002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缓慢,生态效益快速降低的低生产力时期;2003—2011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增长,生态效益快速降低的忽视生态效益的快速经济发展期;2011—2019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长,生态效益维持不变并略有回升的偏绿色发展期。(5)空间上的分布为4类: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为主的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起主导的偏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区;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为主的以生态效益主导的偏高效益区;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为主的效益偏低区;乌海市、阿拉善盟为为主的效益最低区。结论 (1)内蒙古耕地与其他利用类型土地之间转换明显,耕地面积总体稳中有升,耕地集约化利用明显促进了农转非转移。(2)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时间上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生态效益则由降低至缓和回升;空间上各市(盟)区间差异大,需要从资源互补方面进行合理协调,科学推动耕地的绿色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新型奶源供给组织模式应运而生,这是生产发展的必然。[方法]文章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对当前内蒙古奶源供给组织模式的基本经营方式进行定性比较和定量的测量,分析了当前内蒙古乳品产业链奶源供给组织模式的6种基本经营方式。[结果]研究指出:当前内蒙古奶源供给的各种模式,这些组织模式均是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处于利益诉求理性选择的结果,其各具优劣势,但从无论从组织生产、利益分配、产业化程度、销售各个方面都能充分证明,合作社将成为内蒙古奶源供给组织的主要形式和目标模式。[结论]内蒙古"奶牛专业合作社"的奶源供给组织模式的完善和普遍推进还需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45.
内蒙古乌审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社会医疗保障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看到,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但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前进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6.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昌航空大学"三小"科技活动来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在发挥教师催化剂作用,学生团队能力培养和学校涵养学生创新品质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究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提高牛肉生产能力以确保基本供给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2007—2020年我国16个肉牛主产省面板数据,首先分析肉牛规模化养殖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然后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肉牛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结果 (1)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东北地区相对较高,西南地区最低。(2)省域内饲草料生产能力、固定资产能力、机械化水平、城镇化率和工资性收入水平越高、牛肉消费潜力、政策扶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越大,肉牛养殖规模化水平越高。(3)提高牧草生产能力对促进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等西南地区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更为明显,提高饲料生产能力和牛肉市场消费潜力对促进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北方地区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更为明显。(4)小、中规模肉牛养殖受资源禀赋影响更大,中、大规模肉牛养殖受固定资产投入水平和政策扶持影响更大。结论 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需充分考虑区域和规模的差异性,从稳固饲草基础保障、完善肉牛扶持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优化养殖规模布局等方面着手,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牧区将单纯依附自然的游牧业转型发展为生产稳定、生活安定的建设型草原畜牧业,并且开始向现代化目标推进。方法 然而进入21世纪后,福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把国外游牧猎奇话语冠以“国际新概念”引入到我国学术界,宣扬在中国牧区恢复游牧。文章就国外游牧话语中的流动性、非均衡、公共产权、“游牧=生态”标签、“反规则”的牧区特殊论、排斥发展要素的“本土化”与中国牧区的差异进行辨析。结果 该文揭示其实质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彰显中国牧区坚持建设养畜迈向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正确道路和巨大成就。结论 强调只有排除国外游牧话语的干扰,才能使我国牧区已经初现的现代生态文明景象更加美好,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现代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