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65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财政金融   4037篇
工业经济   1042篇
计划管理   5218篇
经济学   6739篇
综合类   2324篇
运输经济   156篇
旅游经济   34篇
贸易经济   5488篇
农业经济   4122篇
经济概况   61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24篇
邮电经济   46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555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981篇
  2019年   1171篇
  2018年   547篇
  2017年   1389篇
  2016年   1218篇
  2015年   812篇
  2014年   1705篇
  2013年   1551篇
  2012年   2059篇
  2011年   2206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2000篇
  2008年   2517篇
  2007年   2017篇
  2006年   1790篇
  2005年   1735篇
  2004年   1539篇
  2003年   1564篇
  2002年   1023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654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2006年以来,监管部门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关的政策和法规,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文站在产权异质性的视角,全面分析了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差异,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融资方面的研究,丰富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5.
本文旨在研究信贷供给增加条件下,企业借款变化对企业有效所得和企业投资额的影响,分析发现,企业有效所得和企业投资额对信贷供给增加条件下的企业借款呈现不同的关系,表现为企业投资效率随信贷供给增加而减少,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6.
67.
赵春明  李震  李宏兵 《财经研究》2021,47(1):135-152
文章利用201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了城市出口增速放缓指标及基于全球总体贸易需求下降的"Bartik工具变量",从多维视角有效识别了中国出口增速放缓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出口增速放缓显著降低了当地15-64岁劳动力参与工作的概率,出口增长幅度每下降1000美元/人,当地劳动力就业概率则下降3.7%.出口增速放缓使得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与不同就业身份之间进行重新配置,制造业和雇员就业概率下降,而服务业和自雇身份就业概率则上升,从而产生就业调整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出口增速放缓对当地可贸易部门的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冲击,继而以降低劳动力需求来推动就业调整;而非贸易部门的企业绩效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这一冲击.另外,基于当地劳动力失业原因与求职表现的研究进一步为这一机制提供了间接证据.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有效化解贸易风险和深入推进就业优先的双重战略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8.
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研究信息时代掌握互联网技能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互联网技能的使用显著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其边际效应为11.85%,尤其对非自雇型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工具变量法减缓内生性问题后主要结果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的就业效应在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经济水平、不同性别和婚姻状态下均显著,其中,中、东部地区、大学学历以下和家庭经济水平较好的个体使用互联网提升的就业概率更高,(3)中介效应与Sobel-Goodman检驗显示,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降低信息费用、提高个体自身人力资本水平、改善个体和市场对劳动参与者的性别偏好三个渠道影响非农就业,这表明具备信息优势、以互联网使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对农村非农就业决策存在积极影响,为新冠疫情后就业难的农村劳动力摆脱失业困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9.
文章以大食物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法与辩证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大食物观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及时代价值。研究发现,大食物观以中国传统粮食观和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为理论渊源,以食物消费观为核心、食物来源观为方向、食物供给观为路径、食物安全观为基础构成大食物观思想框架,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粮食观、把握新时代粮食安全内涵、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最终价值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70.
吴传琦  张琪 《南方经济》2021,40(4):18-36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国不同部门市场化程度有所差异,劳动供给的部门异质性随之体现。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汉森门槛回归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依托部门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性,文章探讨了工资对劳动力个人供给的非线性影响及其部门异质性。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我国市场部门与公共部门劳动力的个人劳动供给有所差异。第二,工资与个人劳动供给呈现非线性关系并且存在部门异质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工资对个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三个"突变点",工资门槛均使得工资"激励效应"加强并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三,劳动供给的工资门槛存在性别、城乡和行业异质性。第四,随着年龄增长、人力资本积累,个人劳动时间供给趋于降低,签署书面劳工合同使得市场部门劳动力工作时间显著增加,而政治面貌显著影响公共部门劳动供给。总体来看,无论是市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我国劳动力个人供给曲线均未"向后弯曲",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居民幸福感等议题需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