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8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81篇
经济学   131篇
综合类   8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1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9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金失衡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本文从财政分权角度构建基金失衡的解释框架,并对其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分权显著加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失衡风险,在经内生性与稳健性处理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且财政分权的影响效应主要通过征缴效率和提前退休两个机制实现。具体而言,财政分权诱发地方政府放松缴费监管,导致养老保险缴费收入遭受损失;财政分权引起地方政府降低退休审核,以致职工提前退休现象较为普遍,进而加大了基金支付需求;制度环境对财政分权的两种作用路径具有门槛效应,在基金相对富余、对财政补贴依赖度低以及总体法定费率较高时,财政分权的作用机制更加突显。本文验证了宏观经济体制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影响,深化了对分权体制与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城市规划联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了美国城市化的独特发展历程和美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并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1994年,中国政府通过分税制对财政分权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我们观察到地方政府出现偏好投资的现象.为此,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并提出两个假说,然后使用28个省份1994 ~ 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投资偏好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任职控制力越强,地方官员的投资偏好就越大;在保持财政事权不变条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中所占份额越小,其发展经济和增加投资的偏好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Decentralization of land governance is expect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land tenure security of small‐scale farmers in Africa, through ensuring better protection of their assets and reducing land‐related conflicts. This paper, however, cautions not to have too high expectations of transferring responsibilities for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o local government bodies. Field research in Mbarara District in south‐western Uganda brings out how decentralization has limited impacts in terms of localizing land services provision. Nonetheless, local land governance has transformed in important ways, as decentralization adds to institutional multiplicity, and fuels competition among state and non‐state authorities, and about the rules they apply. Rather than strengthening local mechanisms for securing tenure, the reforms introduce new forms of tenure insecurity, fail to transform local conventions of dealing with land disputes and delegitimize local mechanisms for securing tenure. In practice, decentralization has had limited effects in securing tenure for the rural poor, yet reinforces the presence of the state at the local level in diverse ways.  相似文献   
5.
利用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构建强度倍差模型,使用1997—2012年全国地级市数据,检验了地方财政压力对于投资多样性的影响及相关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不利于投资多样性的提高;在财政压力下,地方容易形成偏向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倾向。然而,不同地区地方财政压力对投资结构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财政压力下更容易降低投资多样性;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应对财政压力时,更倾向于通过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做大税基、减轻财政压力。优化分税制结构、建立地方性税种能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对于改变地方“房地产集中型”投资结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Australia's largest cities are more mono-centric than most US cities and may be over-centralising,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office employment. Government worker relocation programs are being employed with policy debate over what should be an ideal urban structure including in terms of travel behaviour. The paper explores research approaches to explore transport impacts of employment decentralization. A review shows the results of: surveys of workers moved to suburban locations; longitudinal analyses of transport and land use changes in city-regions using cross-sectional census or HTS dat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rban structure variables across cities using similar datasets; combinations of longitudin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and, scenario-based modelling approaches. A modelling framework is then developed to appraise the possible transport impacts of decentralization in Brisbane. To test the possibilities further, two decentralization scenarios modelled and compared. Decentralization mostly to middle-suburban locations better addresses jobs-housing balance and maximises proposed new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producing good transport outcomes. However, decentralization to outer-suburban locations in Brisbane exacerbates the propensity for decentralization to increase travel distances, especially by car.  相似文献   
7.
研究税收分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在于税收分权指标的选择。通过构建一个\"地方税收收入自给率\"指标来衡量税收分权的程度,并对中国2006~2012年税收分权实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税收分权程度不断下降,中央税收集权趋势明显;地方税收收入自主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泳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为强化财政制度安排、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利用2007年—2015年28个省份动态面板数据和GMM估计法对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首先,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同时受到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激励和服务性支出激励的影响,在生产性支出激励下,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在服务性支出激励下,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呈负相关;其次,整体上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呈现正相关关系,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再次,东部、中部和西部在整体上财政分权都对环境污染有正向作用,但每个地区的大小不一样;最后,在服务性支出激励小于生产性支出的激励下,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会强化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行为,从而加剧环境污染。为此,论文提出,财政分权不必然会加剧环境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应从对地方政府的激励约束入手,逐步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环境因素所占比例,同时适度增加辖区居民对本地公共事务的参与度,进而增加地方政府服务性支出激励,改变其支出偏向行为和加速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