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64篇 |
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37篇 |
工业经济 | 43篇 |
计划管理 | 838篇 |
经济学 | 626篇 |
综合类 | 614篇 |
运输经济 | 17篇 |
旅游经济 | 9篇 |
贸易经济 | 631篇 |
农业经济 | 66篇 |
经济概况 | 607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0篇 |
邮电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90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83篇 |
2013年 | 264篇 |
2012年 | 315篇 |
2011年 | 376篇 |
2010年 | 395篇 |
2009年 | 369篇 |
2008年 | 381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179篇 |
2005年 | 150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相关方面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首先运用有序probit 模型的半参数估计方法检验高等教育对社会阶层的影响,其次采用最新发展的基于 R2的夏普里值方法测度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形成的贡献率,并从区域视角管窥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转型条件下高等教育受影响的演进趋势。结果显示:(1)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确实拥有更高的社会阶层评估。但若剔除家庭背景带来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高等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能力明显弱化。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表明,高等教育变量的贡献率不到10%,撇去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效应后,净效应更低。(2)东部地区有微弱的证据显示高等教育带来的社会阶层提升效应正在展现。无论是从总贡献率还是分解后的直接贡献率看,东部地区的百分比贡献都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高等教育改善社会分层的效果有可能会强化。(3)影响社会分层差异最重要的因素为家庭过去的社会阶层,即社会阶层分布存在明显的代际传递现象。另外,个体特征及经济特征也是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文章研究显示,要进一步推进开放型社会阶层的形成,需要在构建市场化导向能力本位的新型社会流动体系制度框架下,确立更为公平的高等教育竞争机制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是中国未来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投入立法及其现状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借鉴英、美等国经验,可以提出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立法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和规则设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和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开展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学分转移交换生模式作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一种新兴的方式,有利于高等院校顺应教育全球化潮流、转变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在高等教育中推行学分转移交换生教育模式需要结合高等院校的办学实际,通过实施完善学分认证体系,构建支持交换生教学管理平台和国家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等策略实现教育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是国际上众多国家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通行做法,高校应当在内部教学评估方法上进行创新研究.广西财经学院构建了“双五位一体”内部教学评估机制,开展自我评估系统方法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全球教育人才竞争的激烈、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原因,台湾公布《高等教育创新转型方案》以应对挑战,目标在于调控招生和学校数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达成目标,改革采取了高阶人才提升、退场学校辅导等四大执行策略和三合一推动办公室、跨部会统合协调等三大配套措施.优势在于针对治理、应对挑战,重视人力资源优化,注重多部门合作,但也存在改革频繁、高校退场机制诱因不足等问题.因此,大陆的高等教育发展应汲取其经验,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不仅有意识地储备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而且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直接针对实际应用,培训内容以技术培训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而相比之下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显得有些不足,表现为人才培养与实际应用和面向就业结合不够紧密,原有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模式未能与时俱进。为此,本文提出了高校教育应参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高等教育作为中原建设区的核心力量,对经济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探讨了高等教育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作用,提出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师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速,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激烈的综合国力斗争中,除了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更有人才、科技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下,社会对科学技术、知识技能以及人才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人才趋于国际化,知识逐步全球化的新时期,高等教育担负着培育各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的重任,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在和长期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通过探析各方面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