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对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思考——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利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2):85-87,91
为了培养既懂国际惯例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尤其是为新疆经济和外经贸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我们必须适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构建包括认识实习、社会调查、课程实习和双语教学、校内学年实习、校外毕业实习及撰写毕业论文等模块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3.
实施多维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市场营销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为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尽早胜任工作,建议实施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即进行多类型、多场所、多角色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提出了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保障与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双导师制”模式不仅解决了学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的矛盾,弥补了教师只懂得理论知识的缺陷,同时也为学生提前开启了走向社会的大门,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安徽工程大学国际贸易本科专业通过“双导师”制的实践,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为就业、再教育和服务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6.
7.
创新性法学实践教学方案的重构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培养法律专门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对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训练法学专业思维、强化法律职业伦理修养、提高法律职业技能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法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实践环节缺乏系统的理论作指导、实践教学内容较单一、教学环节与学生所处的年级及开设的专业课程相脱节等现象。因此,应通过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建立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等举措以加强法学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中,集中或分散进行的实践教学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主题和形式,就难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效果。采用多门课程、多个教学环节互动的形式,在课程与教学环节之间进行衔接和协调,并使之机制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研究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数量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种不适应与高校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密切相关,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以重庆工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介绍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现有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