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93篇
综合类   17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5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6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比较珠三角工业发展阶段和设计水平不同的典型区域内,工业用户和最终消费者用户双重需求拉动设计创新以及设计驱动工业增长作用机制的异同,提出克服互动系统短板并因地制宜实施设计驱动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基于SVAR建模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珠三角工业确实可以通过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实现内生性可持续增长,而设计水平的地区差异对设计驱动绩效有调节作用;工业发展质量和结构欠佳,无法有效拉动区域工业设计创新,是珠三角多数地区工业设计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区域工业设计与工业互动系统的短板是缺乏内行和挑剔的最终消费者有效需求。最后基于模型稳健性检验,提出因地制宜科学实施设计驱动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新形势下经济管理类专业对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想法,即如何构建和管理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The need for a simple and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has led to work on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in several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Except for the basic common requirement of providing an overview, the works vary a great deal with regard to final aim, target groups, classification and, hence, choice of indicators.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work carried out in the Centr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Norway within this field, with emphasi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behind the choice of indicators. A hierarchical system of indicator sets is proposed, and examples of indicators are presented. Also, a brief overview of work carried out elsewhere is included.  相似文献   
5.
未考虑人口迁移影响的代际收入弹性估计存在偏误。本文将人口迁移与区域特性纳入代际收入弹性估计方程,并运用迁移概率作为局部工具变量进行估计,发现迁移者的代际收入弹性不到未迁移者的一半。而当前我国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问题在于部分人群面临"代际低收入传承陷阱",他们可以通过迁移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式摆脱这一陷阱,这至少可以使一代人免受代际低收入传承的困扰。进一步分析迁移对代际收入传递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在可识别的代际收入传递路径中贡献最大,而迁移强化了这一影响。鉴于人口迁移对代际收入流动的重要影响,政府部门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劳动力自由迁移的障碍,并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以增进社会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6.
Two experiments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iterated polling and feedback on prediction accuracy for volatile world events using the Delphi paradigm. In both experiments, participants predicted rapidly changing geopolitical events. The first experiment occurred during the litigation surrounding the Clinton/Lewinsky affair in 1998.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eedback improved individual and group accuracy for predictions of whether an event would occur. These types of predictions derived from group consensus were approximately 90% accurat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accuracy. Neither polling nor feedback had much effect on time course predictions. The second experiment occurred during the American military action against the Taliban regime in Afghanistan in 2001. In Experiment 2, participants were polled three times to determine if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iterated polls would improve Delphi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curacy improved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poll but not from the second to the third. The groups predicted whether these scenarios would occur with approximately 75% accurac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ccuracy of any individual participant. Once again, the Delphi procedure did not enhance time course predictions in Experiment 2.  相似文献   
7.
整合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两种企业内部因素交互作用对知识创造绩效的影响过程,尤其关注了具有前瞻性与反应性特征的战略柔性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基于我国399家企业调研数据发现,互联网能力、知识能力均对战略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互联网能力与知识能力的交互作用通过战略柔性的中介机制促进企业知识创造绩效提升,即存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在理论上,丰富了资源基础观和知识基础观在组织竞争优势构建方面的前因研究,在实践上,为处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有效提升知识创造绩效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设计一组最后通牒实验考察了分配动机的公平和分配结果的公平对人的行为决策的影响,并分别从浙江和北京两地获取了相关实验数据。采用角色随机分配的简化最后通牒实验,通过提议者不同可选分配方案向响应者发送的信号,考察对提议者的"动机是否公平"从而响应者是否有相应的不同拒绝率。实验结果表明,响应者对提议者"分配动机的公平"有显著不同的反应,说明基于动机的互惠偏好确实在人们的行为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本文通过一组修正型的最后通牒实验从分配结果公平的角度考察了其影响机制,发现分别在保证博弈实验中38%的被试拒绝行为,以及免惩罚博弈中89%的被试拒绝行为,不能被差异厌恶偏好理论进行解释。本文实验的结果在于说明分配动机的公平比分配结果的公平更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其暗含的政策含义即分配过程的公平比分配结果的公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  郭苑  徐小琴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139-14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割向统筹发展的渐进式一体化过程,就业结构也逐步得到调整和部分优化。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就业结构优化等问题成为不少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在阐述国外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观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0.
蒲国利  苏秦  张艳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0):25-29
明确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对科学合理地制定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物流业产值增长量和增长率的统计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在构建物流业政策作用机制和构建物流业政策框架基础上,对我国不同地区物流业发展政策进行总结和比较。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体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而西部一些地区物流业发展体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欠发达地区应从产业资源、市场定位、企业组织、产业环境方面加强物流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