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传统村落是乡愁寄托的重要场域空间,提升游客乡愁体验质量成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焦点。以记忆理论为基础,选取阆中市五龙村为案例地,从文化、情感、记忆三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运用游客体验IPA分析模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游客对乡愁文化旅游预期期望度与实际满意度的差异。研究表明:(1)游客对五龙村乡愁文化旅游体验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对文化维度的乡愁体验满意度高于情感维度和记忆维度的满意度;(2)游客旅游体验的实际满意度模糊值均值低于预期期望度模糊值均值,说明五龙村乡愁文化旅游的开发还未达到游客期望;(3)IPA指数等级中的非常不满意等级题项与第4象限重点改进区域的题项一致,说明五龙村乡愁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乡愁文化符号的挖掘还需要加强。依照研究结论,提出从保护乡土文化、凝聚情感记忆及赋能媒介营销三个方面构建乡愁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旨在深化乡愁体验、拾遗乡愁寄托和提升乡愁感知。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选取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小庄村为案例地,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分析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矛盾冲突,并构建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评价体系,采用EWM-Fuzzy综合评价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对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及外来游客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紧急程度、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状态及整体协调发展关系进行测评分析。研究表明,小庄村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对不同利益诉求的整体感知较好,不同利益诉求的紧急程度和协调发展状态均存在如下较大差异: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主要处于中度协调和轻度协调两种发展状态,优质协调发展状态的利益诉求表现相对较少,且存在濒临失调发展状态的利益诉求表现;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相互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状态,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大小顺序完全一致,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大小顺序相对应,而外来游客、社区居民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影响大小顺序基本相反;小庄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路径组合未达到纳什均衡状态,其协调发展模式为非对称互惠协调发展模式。上述验证结果与小庄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证明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促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当今"互联网+"新形态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以实现电商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电商的专业特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综合评价的角度提出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是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阆中市典型乡村旅游地五龙村为个案,基于社会学理论构建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机理概念模型并设计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幸福感测度指数、幸福感计量模型等数理方法分析居民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表明:(1)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显性驱动因素为生活富裕感、民生安居感、自我价值感及未来期待感,隐性联结因素为属性特征变量;(2)显性驱动因素中未来期待感最为重要,居民在精神层面的感知较物质层面更能与主观幸福感产生共鸣;(3)显性驱动因素中各测度指标的权重与测度指数大小次序一致,差异化系数分值波动较大;(4)居民个体主观幸福感指数差异显著,平均水平为“幸福等级”,受访居民在第4至第5级梯度幸福感等级的频数及占比较高,全村整体幸福感水平为“非常幸福等级”;(5)隐性联结因素中的年龄、月均收入、从事职业、居住时间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其影响大小关系为年龄>月均收入>居住时间>从事职业,文化程度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民族文化是一座丰厚的文化宝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不仅与各利益主体有关,还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不同主体和谐共生是民族地区旅游治理的首要前提,民族旅游社区治理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和模式一直难以量化。[方法]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选择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地为案例地,定量分析了政府、居民、游客和旅游企业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模式。[结果](1)各主体间的特征共生度δM≥0. 870,说明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且为正向共生关系;(2)共生系数0. 43≤θM≤0. 53,说明各主体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基本相同;(3)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4个共生主体相互之间的行为模式为政府主导、居民推进、企业协助、游客参与的正向互惠共生模式。[结论]在民族地区旅游治理与政府、社区居民、企业和游客等多个主体存在关系,参与民族地区旅游治理活动的不同主体都不可能独自掌控和解决所有问题,各主体间应该是相互依赖,相互共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