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7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82篇
财政金融   2307篇
工业经济   1366篇
计划管理   4156篇
经济学   3565篇
综合类   2217篇
运输经济   160篇
旅游经济   118篇
贸易经济   2764篇
农业经济   1141篇
经济概况   33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572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1026篇
  2012年   1631篇
  2011年   2503篇
  2010年   2215篇
  2009年   1627篇
  2008年   1649篇
  2007年   1521篇
  2006年   1723篇
  2005年   1406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 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 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 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 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 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析知识流动和组织信息化环境的内部构成,探究知识溢出/知识扩散、高管支持/ICT应用对组织创造力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不同组织信息化环境对知识流动与组织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创造力受知识流动的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对其的正向影响更强;组织信息化正向影响组织创造力,相比ICT应用,高管支持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更强;高管支持在知识溢出/知识扩散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ICT应用对知识扩散与组织创造力的强化作用显著强于对知识溢出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文章在阐述园区当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园区创新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燕 《价值工程》2021,40(31):162-164
现阶段,我国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公司治理目标,建立了内容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为了进一步推进业财融合发展,大部分企业研发设计了与企业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相匹配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且,在新时期的数字化建设中,增强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取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作为研究题目,概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权责机制、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讨论.  相似文献   
5.
强皓凡  严晗  张文铖  肖康康 《财经研究》2021,47(11):154-169
我国国有风险资本是否实现了设立之初的目标,即是否纾解了企业融资困难呢?文章基于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和手动采集的国有风险资本数据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结果稳健地显示,国有风险资本可有效缓解企业后续融资约束,我国政府参与风险投资活动是有效的.进一步地,高持股比例、多联合投资、高政治层级的国有风险资本对受资助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且国有风险资本对经济欠发达、低制度质量环境下的企业、面临高环境不确定性和高竞争程度企业、民营企业、成长期与动荡期企业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国有风险资本既能通过认证作用显著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又能发挥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包括显著促进银企关系和企业的商业信贷获取能力,并提升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水平,从而减轻企业资金负担,缓解其融资约束.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国有风险资本能显著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的股权资金成本和债务资金成本,帮助改善企业融资贵的难题,而且国有风险资本有助于企业在创新和经营方面的良性发展.但国有风险资本并未起到有效监督作用,不能缓解企业代理问题,尤其是会导致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明显提高,而高管薪酬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此,文章认为在未来的国有风险资本发展中,要把握"政府角色"介入的尺度,完善国有风险资本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适当兼顾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对中西部地区的国有风险资本发展提供适当且必要的帮助,以促进国有风险资本在新时期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The aviation e-servi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pport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in regions covered by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exploring the role of airline companies in this system, we exa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network, which consists of airlines interconnections based on small data of individual attributes of aviation companies in aviation e-services, and study these interconnections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using block modeling. The heuristic solution of airline companies in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is further discussed. Among our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managers, we suggest the enhancement of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among airlines.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有效应对禽流感冲击、维持肉鸡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方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构建了禽流感舆情指数,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周度数据,通过MS-VAR模型分析了禽流感危机下肉鸡市场状态的转换特征以及不同市场状态下产业链价格传导关系。[结果]2012年以来可将肉鸡产业市场状态划分为危机状态和正常状态,肉鸡产业市场在两个市场状态下转换频繁;肉鸡产业危机市场状态和正常市场状态平均持续期分别为4.65周和9.05周;肉鸡市场在区制转移概率上存在明显的非对称特征;肉雏鸡、活鸡和白条鸡价格之间在危机状态下相关性小于正常市场状态下相关性;不同市场状态下肉鸡产业链价格传导存在差异;肉鸡产业市场在危机状态下不稳定程度明显增加。[结论]提出了加大对禽流感疫情的监测以及疫情处理能力,密切关注公众禽流感舆情动态变动情况,做好舆情引导,加强禽流感疫情科学知识的宣传,增强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出行业性风险暴发的"腐蚀效应"理论,即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行业风险暴发过程: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倒闭是沿着企业的资质链从低到高的顺序发生的.该过程的存在得到了数据回归证实.对于科技金融等新兴行业,警惕和积极防范腐蚀效应,对防范行业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客户信任高度依赖的新兴行业,如金融科技等,最容易出现腐蚀效应.因此,在一度高速膨胀的网络贷款领域出现腐蚀效应具有一定必然性."腐蚀效应"的存在也否定了当前把网络贷款行业大面积爆雷的原因归咎于其开展"增信服务"的普遍观点,真正引发风险的原因是网络贷款行业中的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和无序竞争造成的无谓成本的大幅增加.从政府对行业的管理视角来看,在促进行业发展时不忘记防范风险十分重要.这在实质上是对制度-制度接口的设计问题.因此应当以制度设计理论来指导防范风险政策的制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高分1号(GF-1)融合2m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高分多源遥感影像和地面样方等数据,对冬小麦分类提取中存在的面积误差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章以河南省永城市为研究区,在冬小麦提取结果聚类处理基础上,基于线性地物缓冲区数据,采用GIS空间运算实现线性地物面积扣除,接着分析了样方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再扣除零星地物面积比例上的差异,并采用样方零星地物平均扣除系数对全市各乡镇耕地与非耕地中冬小麦提取面积进行了相关统计和误差分析。[结果]永城市冬小麦最终解译面积11. 29万hm~2,其中线性地物和零星地物扣除面积分别为6 613. 08hm~2和3 875. 22hm~2,占研究区冬小麦解译面积的5. 86%和3. 32%,与统计上报数据相比,其处理前后误差由14. 12%降低至4. 41%,有效地提高冬小麦提取面积精度。[结论]误差来源分析与修正对冬小麦解译面积核算精度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县级区域尺度下冬小麦面积提取核算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