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之路,但受区域优势和政策等因素影响,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长此以往,影响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川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采用科学、客观的量化指标来反映四川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探索发现四川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制定四川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对推动四川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浏 《魅力中国》2014,(14):279-279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对提高电力系统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运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科学电力管理,与其密切相关。同时,电力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高效的为用电单位的电力需求提供供应。因此。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强调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四点应用,望能为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带来一些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2003年~2007年土地交易资料,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确定样点数据统计规律;引入空间趋势面分析,探测数据空间分布趋势;利用泛克里格插值技术,建立地价空间特征分布预测图,分析城市土地市场的热点区域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揭示重庆市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其形成的内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既有连续性,也存在变异性,受到城市规划的影响,重庆出现多个高地价中心。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包含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出发,进一步理顺当前的规划评价体系,引出国土资源规划战略,探索使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的第一步的可行性。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将国土开发中经济、社会、环保的要求通过控制土地开发利用体现出来,对于适合开发的国土集中开发或增加开发强度,对于不适于开发的国土加强保护,直接服务于国土资源规划的宏观管理与微观控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GIS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建库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域,阐述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建库的要求,介绍了基于ArcEngine组件开发的土地利用规划建库系统,探讨基于此建库系统从基期数据入库到规划期数据入库的一系列建库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域,阐述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建库的要求,介绍了基于ArcEngine组件开发的土地利用规划建库系统,探讨基于此建库系统从基期数据入库到规划期数据入库的一系列建库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的中小型矿山多,环境现状影响因素多,影响范围大,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依据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数据资料,通过分析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五大因素:废水废液、土地影响、尾矿固体废弃物、地质灾害、矿坑排水,同时对五个因素的经济影响指标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矿山地质环境虽然采取了一些治理方案,但仍存在投入不足和缺乏系统管理的问题,需要加大管理和资金投入力度,并引入先进技术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应对快速城市化给规划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弹性空间”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热点。资源的空间特性,其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终会传递到空间上形成弹性空间,因此,探索不确定条件下土地资源优化的弹性空间划定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研究梳理了“弹性”与“弹性空间”的理论发展与基本内涵,确定了“刚柔并济,弹性优化”的原则。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从“现状地表”和“适宜性评价”两条数据线,构建“弹性空间”的划分路径,并以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在规划中进行了实践。[结果](1)在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分的刚性区域包括:由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形成的农业空间,由生态红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区域形成的生态空间、由现状城镇及其扩展区域形成的城镇空间,可保证1—2年内的用地指标都在刚性区域内。(2)划分的弹性区域包括:未来可优先开发的农业/城镇区和后备开发的生态/城镇区,也有未来农业和生态的相互转换区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结论]研究表明弹性空间是资源优化配置不确定性在空间上的表现,弹性空间划定可提前感知并应对不确定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规划政策有效性。研究为空间规划中弹性空间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