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济师》2016,(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土管理中地位至关重要。随着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飞速提高,耕地量下降速度明显,环境破坏依然严重,对国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更紧迫使命。如何科学规划用地是科学用地的前提和保障。本文在分析土地规划存在法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云南省富民县低丘缓坡工业园区为例,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在分析研究区概况、评价体系目的和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并运用GIS技术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分级,划分出项目区的土地开发建设适宜性分区。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今后项目区建设用地发展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合理配置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将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作为最终目标,从土地资源的承载强度、承载效益、承载潜力三个维度测算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耦合协调度,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耕作、供水、气候、生产环境、气象灾害和盐碱化敏感性6个方面18个评价因子,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资源承载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包括初级协调、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四个阶段,西安和榆林两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最高,渭南市最低;陕西省农业生产适宜性程度整体上呈现关中平原最高、陕南地区次之、陕北黄土高原最低的分布情况。结合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高低和面积大小,去充分协调农业生产用地与其他类型用地之间的关系,可共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区域为评价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依据,应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GIS技术(MapInfo7.0)的支持下,基于公里网格,选择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两大因子为评价指标,对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合理有效地安排土地资源的用途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35 145.60、13 651.97、19 001.93、7 540.04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6.65%、18.12%、25.22%、10.01%。通过对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从而推测出该区域发展规划中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都涉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在时空上做出的超前性计划和安排;城市规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和管理的依据。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下文简称“两规”)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上需要相互协调,否则用地控制将无所适从。从其基本作用来看,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土地利用。但城市建设离不开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控制土地和确保耕地红线的措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协调好耕地的保障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在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得到满足以及怎样确保土地管理秩序得到良好维护,严守红线。为确保国土资源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展,要做好调研,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一定措施保障发展用地需求,严守红线,确保指标。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郊区国土管理局是郊区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在市国土管理局指导下,负责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存量资产开发、非农建设用地审批、地政地籍、土地监察管理等政府职能工作。 该局建立于1988年,下辖扬名、南站、广益、黄巷、山北、胡埭、河埒、蠡园、大浮9个土管所和土地事务所、土地评估所、土地管理站、土地监察中队四个事业单位,有干部职工89名。近三年来,在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实现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利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按照最集约、最节约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要求进行预测,未来20年我国建设用地总量和居住用地总量应分别控制在占全国土地总量的4.5%和3.4%之内。实现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强化国土资源部门对全国土地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职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行政管理机制;完善新的建设用地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税收、财政和金融体系;完善与城乡土地利用有关的户籍、社保、规划、行政区划等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9.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本文系统论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方式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锡市国土管理局建于1986年,是统管全市城乡土地的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全面负责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土地市场管理、建设用地管理、以土地登记发证为核心的土地权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监察等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城市居住用地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运用复合模型,并以此对浙江义乌市的城市居住用地进行了生态经济评价。评价结果可满意地应用于缺乏市场交易样本区的地价评估,对居住用地规划布局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风景区作为国土生态资源空间和独特的保护地类 型,其土地利用规划是中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针 对古镇型风景区中自然与人文资源并重、游赏与生活功能交 织、风景区与城镇用地兼具等现实问题与矛盾,基于多规合 一,提出通过确定景源利用导向进行景源评价“合一”、整 合风景区用地分类进行用地属性“合一”和建立多措施协同 机制进行区域管理“合一”,构建以木渎景区为代表的古镇 型风景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为古镇型风景区保护和发展 提供“一张蓝图”。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生态效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效益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现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生态效益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选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多维评价指标,采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一套量化、操作性较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运用此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对康乐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康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综合评分值为89.4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中社会、经济、生态各方面协调良好,效果明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合理的,评价方法是科学、严密的,为其他市、县及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预测法,基于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度量人地协调性,探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土地利用状况不断变化,1978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并持续增长,直到1996年开始稍有缓和,但土地利用仍处于非可持续状态。作者认为生态足迹评价法能定量地反映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引导人类社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实质是生态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一种计划和安排;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必然选择,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原则是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公园绿地规划“公平性”内涵及衡量标准与城市发展水平及居民需求紧密相关,具有较强现实性和动态性,要在规划中准确把控仍是难题。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背景及现实问题,将公园绿地规划“公平性”内涵分为地域均等、空间均衡、群体平等、群体均好4个演进层次,并对各个层次“公平性”衡量标准加以审视和比较,解析其背后的生成机制,总结其演进特征。最后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特征对公园绿地规划“公平性”研究与实践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农地城市流转及其决策都具有特殊性,对农地价值的正确判断和估计是影响人们进行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仅追求农地经济使用效益最大化将导致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扭曲或失误。本文主张以发展国民经济,提升社会综合效益及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综合目标的实现为目标,改进现有价值判断,科学估算农地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从而做出合理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农地城市流转决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许昌市1985年、1995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得出许昌市土地利用呈现旱地减少面积大、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和草地、林地波动状变化现象,最后提出许昌市土地利用应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优化土地结构、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动态监测,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不够深入,使得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在面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常常处于尴尬境地。新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借鉴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不失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新尝试。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不足及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方法,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