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海洋 《会计之友》2012,(34):35-37
文章研究目的是探讨为什么中国债务重组准则在8年内会出现3次变化,对1998年、2001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变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1998年和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完全偏离了国际会计准则,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倒退。其原因是由于准则制定者观念错误,未认识到非市场化的证券市场监管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会计准则只是证券市场监管所利用的工具,因此,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不适当地扮演了证券市场监管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谢海洋 《华商》2008,(6):84-85
边际分析和边际理论经过发展形成了边际学派。边际学派理论具有显著特征。它对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受到挑战。要辨证和现实地去认识边际学派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上市公司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诱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债务重组收益与资产规模、扭亏、ST公司、持股、资产负债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高和扭亏是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谢海洋 《会计之友》2004,(12):81-82
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经营活动,是企业进行外部扩张的重要途径一我国的公司并购起步较晚,但已呈现了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主要研究并购风险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公司治理层面完善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制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学者仅仅研究了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很少研究两者关系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理.因此,引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这一概念,研究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在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发挥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建设的进程中,工程项目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就上工程项目投资逐年增加,而有些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严重的问题大有存在,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和评价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服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变化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确利用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变化进行了盈余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避免亏损,从而避免退市,规避证券市场监管。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不是导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只是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变化直接导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动机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不同的债务融资结构对投资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代理成本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约束方面。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分析,识别出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和正常投资行为,并深入研究不同债务融资结构对具体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务类型结构中银行借款不能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债务期限结构中长期借款推动过度投资而短期借款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作用较弱,并不支持代理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历经1998年、2001年和2006年三次变革,学术界就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研究侧重点完全不同,国内债务重组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盈余管理,较少研究债务重组后公司绩效的变化,希望能够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化,依法行政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审计法》颁布十多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管理方面探索出的一系列做法,同样需要以法律形式总结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