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港台产业转移实现经济崛起的珠三角,如今又掀起产业转移的浪潮.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前环境下实行转移,不仅解决了产业自身发展的困境问题,而且对解决国内和广东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都有很大作用.在转移过程中,宏观政策的引导是关键,企业、行业协会等微观主体的积极实践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陈向华 《大陆桥视野》2013,(16):28-28,30
基层党支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思想保证,企业基层党支部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我党加强对其进行建设的必要性。加强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促进企业各项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证券信息化为灾备业务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中国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的是证券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在证券市场起步阶段,信息化就是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时,就有了半自动化的柜台交易系统;随着国内证券投资者数量的急剧增加,市场容量和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证券交易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也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东北国有林区2003—2009年83个国有森工企业为样本,应用随机前沿成本模型和Panel-data模型研究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提升林业产业管理效率的途径包括减少林业企业劳动者人数、降低工业国有产权比重、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增加营林投入和提高政府的干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油茶生产区域优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2016年的数据,选取油茶生产规模指数、油茶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油茶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油茶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对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中国油茶生产呈现出"中减""西扩"的特征;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规模优势总体呈上升趋势、效率优势呈现较大波动、综合优势总体呈"U"型变动。根据油茶种植区域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情况,将15个油茶生产省区划分为"双低省份""规模优势省份""效率优势省份""双高省份"4个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解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向华 《江苏商论》2005,(8):129-130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互动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及可持续发展等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文中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DEA法测量了东北国有林区83个国有森工企业的规模效率,并利用Panel-Data模型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国有森工企业的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DE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7年间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0.6238,未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从个体差异上看,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规模效率值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各年集中在该区间林业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2%、78%、80%、75%、60%;从区域差异上看,东北国有林区规模效率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大兴安岭林区、吉林林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黑龙江林区。Panel-Data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产权因素、外部性因素和地方政府行为五个因素对林业产业规模效率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和外部性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权因素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为负;五个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市场集中度、外部性、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权因素和市场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南宁华侨投资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9.
10.
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日“民工潮”,今朝“民工荒”。本文认为劳资关系紧张,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是出现“民工短缺”的根源,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效应是出现“民工短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吸纳了部分当地劳动力等也是形成当前缺工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民工短缺问题的根本是调节劳资关系,一视同仁地改善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关键是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政策引导,适时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