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遗产,是指历史传承至今的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活态性的特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具有战略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农民民生相关。建议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立法,规范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管理,重视社区参与,保障农民民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
工业遗产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需要、满足职工就业、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资金。政府必须完善相关立法、维护生态环境、提供财政税收支持、保障职工就业和吸纳职工参股,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渐得到重视。气候变化与旅游业的影响表现为旅游资源分布的改变、旅游产品开发难度加大、旅游业经营和管理成本增加。那么,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影响呢?笔者认为,宏观措施应该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加大旅游安全的宣传教育以及旅游企业做好节能减排等。在法制层面上,应完善旅游安全法律法规、建立旅游安全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在气候变化成为人类不可避免的环境威胁的大背景下,生态脆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作为最少受益者的当地居民承担了更多的环境风险,运用环境正义原则,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改善生态脆弱区居民在气候变化影响中的不利地位,实现对收益最少者的补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生态消费也叫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的、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社会的体现,其消费理念包舍绿色消费、均衡消费、精神消费.文章指出,生态消费的法哲学价值消解人与自然的主客体二元对立,体现了人的需要的本质,是代际公平的共同福祉.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生态消费的相关立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和生态消费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生态消费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公民住房权宪法保护的必要性 1.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杨成铭在《人权法学》中指出:“人权的普遍性是指所有国家和人民都应当努力实现人权的共同标准,普遍性基于人类的共同属性,而不是不同国家民族的特殊性;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利益和需要,  相似文献   
7.
乡村生态旅游成为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动力、新模式和新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乡村经济变革和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动力。乡村生态旅游的涵义和特征1.乡村旅游的涵义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荷兰,之后迅速遍及全欧洲。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Organization)在推荐各国政府、地方社区和旅游经营者使  相似文献   
8.
马存利 《山西农经》2023,(21):63-65
发展定制农业有利于乡村振兴,实现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定制农业免去了中间商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倒逼农产品提高质量,有利于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章阐述了定制农业的内涵,针对当前定制农业所遇到的产销不同步、全流程监管环节缺失、诚信危机和纠纷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在法治层面为定制农业发展夯实法律依据、加强监管电商平台、保障知识产权和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工业遗产旅游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条件,满足了当地职工就业,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资金。政府必须完善相关工业遗产旅游立法、维护生态环境,提供财政税收支持,保障职工就业和吸纳职工参股,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社会冲突论下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冲突是西方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理论,科塞指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社会冲突的区别,也指出“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农村因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农民的环境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司法救济对农民的环境利益保护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结果。对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通过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健全环境司法诉求渠道、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依法处置冲突等方式,来积极化解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