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由于地质环境灾害问题产生的损失越来越大。开展地质环境灾害保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地质环境灾害保险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强制责任保险;任意责任保险;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与财务保证或担保制度相结合。这对我国开展地质环境灾害保险具有重要的启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组建承保机构;明确规定索赔时效。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比较 ,认为二者都追求资源消耗的最小化 ,在实现过程上有共同性 ,循环经济模式比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循环经济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认为可持续发展概念上的抽象性决定了其操作上的艰难性 ,而循环经济模式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3.
关注农村环境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期盼。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乡镇企业的“三废”污染、乱施农药、滥施化肥、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等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 ,在新的地球日来临之际 ,呼吁关注农村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2002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已经就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开始了预研.随着国家一系列文件及法律法规的发布实施,2009年5月1日保证金制度正式实施.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理解不统一,各地保证金制度也不统一.经评估后显示:保证金制度法律效力较低,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大部分省(区、市)规定的保证金缴存标准过低;部分地区矿山企业保证金缴存率较低.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法律,将保证金制度法律效力提升;同时建议保证金缴存按照一矿一评的原则进行,保证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矿山环境管理引入矿山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矿山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起岩爆或矿震;造成矿坑涌水与突水灾害;引起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废水。引入矿山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有法制基础,对我国矿山环境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是运用经济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矿山环境管理的较好体现。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质和地形条件非常复杂 ,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西部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以预测、预警这个地区地质灾害。研究表明 :极高风险区的县 (市 )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0 2 8%。高风险区的县 (市 )占西部国土面积的 6 71%。中低风险的 796个县 (市 )占西部国土面积的 93 0 1%。  相似文献   
7.
西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了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赋予西部更多的优惠政策,西部各省区要变潜力优势为现实优势,积极合理地开发各种资源如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清洁生产,利用清洁能源,以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已经就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开始了预研.随着国家一系列文件及法律法规的发布实施,2009年5月1日保证金制度正式实施.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理解不统一,各地保证金制度也不统一.经评估后显示:保证金制度法律效力较低,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大部分省(区、市)规定的保证金缴存标准过低;部分地区矿山企业保证金缴存率较低.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法律,将保证金制度法律效力提升;同时建议保证金缴存按照一矿一评的原则进行,保证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孙贵尚 《当代经济》2014,(20):132-13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矿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此,开展了全国矿山复绿工作.经过评估,该项工作进展不是太理想,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关规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0.
采煤沉陷不仅仅导致土地塌陷,还引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地下水失衡、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毁坏,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煤沉陷地的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摸清底数,分清责任;加强部门协调;成立省级专门治理机构;分类指导;梳理整合相关政策;先行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