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首次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森林休闲需求,并且详细探讨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层次个数,认为城市居民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森林休闲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则贯穿于五个基本需要之中。最后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相关经营管理部门进行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质发展得到极大满足后,代表城市意识形态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活跃力量。通过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参考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结合生态位的概念提出构建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网络体系,包含网络中心、连接廊道和文化节点三个要素。并进一步明晰网络中心由处于核心生态位和基础生态位的文化基础设施组成,连接廊道由遗产廊道、绿色廊道、生态廊道和游憩廊道构建,文化节点由社区文化馆、图书馆等构成。最后,提出了文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以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的人居实践饱含原创定向智慧。水作为重要的人居要素是早期人居发展的依凭,亦是实践之对象,从整体环境观角度对其进行关联而系统的考察,有助于揭示早期多层面人居实践与自然环境间关联调适智慧。综合文献与考古材料二重证据并结合地景格局,从区域、流域与城邑3个层面提炼涉水实践智慧:区域层面主要体现在治水实践顺应于自然规律的疏导与调蓄策略,是基于人居开发与环境资源利用间协同智慧的体现;流域层面反映在城邑群化分布与异态营建的综合适水上,互通交融的网络化水系搭织是人居展拓需求下的智慧营建;城邑层面则表现在择址、营城的因任思维和识时务的迁城避患方略。区域、流域与城邑不同人居层面的涉水实践内容相互嵌套,隐含完整的逻辑链,为后世人居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先秦时期的人居涉水实践智慧反映出先民尊敬自然、顺应山水规律的实践思维,而“循自然之理,助自然生长”觅因得境的实践观,与绝对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4.
古代巴渝地区开展过诸多园林营建活动,其发展过 程不仅因应地域自然环境,还映射着各历史演进阶段的人文情 境,是地域重要的遗产资源。然而,除现有遗存外,散见于方 志文献中的巴渝园林信息缺乏系统性整理。综合文献稽考、田 野考察与空间图示方法,对巴渝地区园林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 理,划为萌芽起步(先秦秦汉)、缓慢发展(魏晋南北朝)、多元 积累(隋唐)、兴盛而衰(宋元)、融会新盛(明清)5个阶段,分 析了各阶段园林的类型、分布,探讨了其风格流变及原因,以 期形成整体认知,为深入理解巴渝古代园林赓续本相与深化推 动地域园林遗产整体保护提供基础参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