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20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财政金融   33999篇
工业经济   6252篇
计划管理   28077篇
经济学   23548篇
综合类   9476篇
运输经济   1157篇
旅游经济   147篇
贸易经济   25122篇
农业经济   7289篇
经济概况   2322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6篇
邮电经济   630篇
  2024年   374篇
  2023年   1410篇
  2022年   1128篇
  2021年   1826篇
  2020年   1985篇
  2019年   2160篇
  2018年   832篇
  2017年   1984篇
  2016年   2735篇
  2015年   4172篇
  2014年   9375篇
  2013年   7932篇
  2012年   10297篇
  2011年   10974篇
  2010年   9872篇
  2009年   9780篇
  2008年   11121篇
  2007年   9248篇
  2006年   8504篇
  2005年   9658篇
  2004年   9051篇
  2003年   9342篇
  2002年   7484篇
  2001年   6343篇
  2000年   4877篇
  1999年   1678篇
  1998年   1455篇
  1997年   930篇
  1996年   549篇
  1995年   430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384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基于2004—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抑制了沿线城市碳排放,促进了沿线城市低碳发展;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抑制沿线城市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地理位置、经济规模、人口规模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推动中欧班列建设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强皓凡  严晗  张文铖  肖康康 《财经研究》2021,47(11):154-169
我国国有风险资本是否实现了设立之初的目标,即是否纾解了企业融资困难呢?文章基于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和手动采集的国有风险资本数据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结果稳健地显示,国有风险资本可有效缓解企业后续融资约束,我国政府参与风险投资活动是有效的.进一步地,高持股比例、多联合投资、高政治层级的国有风险资本对受资助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强;且国有风险资本对经济欠发达、低制度质量环境下的企业、面临高环境不确定性和高竞争程度企业、民营企业、成长期与动荡期企业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国有风险资本既能通过认证作用显著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又能发挥政治关联的资源效应,包括显著促进银企关系和企业的商业信贷获取能力,并提升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水平,从而减轻企业资金负担,缓解其融资约束.经济后果分析表明,国有风险资本能显著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的股权资金成本和债务资金成本,帮助改善企业融资贵的难题,而且国有风险资本有助于企业在创新和经营方面的良性发展.但国有风险资本并未起到有效监督作用,不能缓解企业代理问题,尤其是会导致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明显提高,而高管薪酬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此,文章认为在未来的国有风险资本发展中,要把握"政府角色"介入的尺度,完善国有风险资本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适当兼顾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对中西部地区的国有风险资本发展提供适当且必要的帮助,以促进国有风险资本在新时期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创业热潮。伴随着新创企业的不断出现,投资管理的作用也日益彰显。合理地选择有竞争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实现主体的收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在当前企业投资管理中,主要存在投资专业人员缺失、投资风险防范不完善、投资管理监督薄弱、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事前对所要进行投资的行业进行财务分析,事中加强投资管理的监督,以及建立健全事后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运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以为企业投资管理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民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众多的集团企业正在不断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包括对区域多元化发展、跨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集团企业都在体现自身的角色担当。集团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成长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也在不断体现,特别是内部控制在企业发挥作用与否的问题十分突出。需要对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提出发挥内控作用的对策,以期实现集团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对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二阶段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FDI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程度大小由东往西存在着梯度递减的现象。具体到FDI的作用途径,FDI主要通过作用于物质资本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在人力资本上的作用效果则较弱甚至可以忽略。此外FDI对促进地区经济转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豫媚  戴赜  彭俞超 《金融研究》2018,462(12):37-54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也不断提高。基于2008年1月-2017年6月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总体而言,基准利率是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主要因素。分时间段看,贷款利率浮动限制放开之后,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显著提升;基准利率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影响略有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后,本文发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变化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资金来源和市场利率波动均是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对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以及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在我国蓬勃发展,电商交易中的信任问题也亟待解决,文章从信任定义出发,梳理了目前学者所关注的信任算法模型,总结出从电商交易过程出发构建的信任机制、融入人际网络的信任机制与运用区块链的信任机制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传统石油工程管理模式存在单点管理与经验式管理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提升石油工程业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西南油气分公司研发并应用了石油工程业务智能管控平台。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的技术特点、功能及应用成效,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石油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估计基准Q作为投资机会变量,用双边随机分析的方法,估计了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数据,并分组检验了各种治理机制对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现金股利、举借外债和混合所有制对代理成本的治理效果甚微,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则表现出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举借外债可以最有效地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而民营企业的融资歧视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地缓解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