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42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48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军品的商品性和军工企业的商业性作了分析,指出国防工业的根本特点是国家“消费”。过去对军工企业提出“自负盈亏”之类的要求是完全错误的。军工企业的企业制度只能是“特殊公司”形式的国有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2.
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维持和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改进商品生产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国防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引入竞争已成为大势所趋。正是基于国防工业引入竞争的需要及我国国防工业市场的现状,本文研究了政府促成国防工业推行有效竞争应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作业成本法控制物流成本的不足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引入,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国防工业等。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作业成本法也被引进物流领域。  相似文献   
4.
傅毓维  尹航 《技术经济》2005,24(1):60-62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国防工业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和综合风险高等方面。我国国防工业要缩小差距,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除了政策和其他外界因素外,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类资源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最大程度地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成果的转化效率已经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新兴起的管理思想,它在国内民品和消费品行业发展很快,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在国防领域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对美国军工产品物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列举了供应链管理在美国国防物流领域的应用,为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国防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国防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这两个主要条件基础之上的。以1947年7月26日杜鲁门总统签署国家安全法案、组建新的国防部及1950年签署的国防产品法案为重要起点,逐渐形成了具有美国自己特色的一套国防工业体系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防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防工业体系的形成以1947年7月26日杜鲁门总统签署国家安全法案和组建新的国防部及1950年签署的国防产品法案为标志。  相似文献   
8.
关于三线企业迁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企业的迁移,是国家工业布局战略大调整的需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三线企业迁移中,绝大多数企业是全部迁移,即行政管理、科研生产、后勤服务等系统整体迁移,通过异地搬迁,企业摆脱了受困于地理位置的桎梏。在新的经营地点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提升生产力各个要素的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纺织工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还是为国防工业配套提供重要新型材料不可或缺的部分。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两弹一星"的研究,纺织工业为这些重大项目专门开展了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过程中,国防工业中哪些领域可以通过融合式发展转移给市场,哪些领域必须保留在国防工业内部而不能交给市场?这个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运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军用产品(服务)及军事采办的基本特征,并依据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环境不确定性程度两条标准,划出国防工业基础军民融合的边界。同时,探讨了政府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融合边界",将军事采办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在军方、国防工业基础和民用工业基础之间进行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