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3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8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1篇
农业经济   15篇
经济概况   7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经济增长弹性与就业弹性两个指标,对上海"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将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及其主要子行业在上海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目前上海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相当。而现代服务业的拉动力大于传统服务业。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弹性均值较大,同时弹性的波动变化很大,这是上海GDP就业弹性近几年波动增大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中主要子行业的分析,发现现代服务业子行业间就业弹性的变动有着高度的正相关,这将增加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波动对于上海GDP就业弹性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继续教育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企业界、高等院校的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在现代物流继续教育的实践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财务发展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作为中小企业,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下,如何制定企业财务战略,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提出了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发展总体思路.为中小企业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先秦儒家的"德治"主张,韩非提出了"法治"理论.韩非的法治思想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与国家(政府)集权,它与现代法治所倡导的民主与法制精神相悖.但这种"国家(政府)法治"传统却被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因袭了下来,成为我国经济改革深化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巨大障碍.为了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防止滑入一个坏的市场经济,法治应该由国家统治社会和民众的工具变为保护社会和民众的工具,进而成为社会和民众自我保护的工具.法律应该由君主专制的利器变为社会和民众捍卫民主与自由的盾牌.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条件下,解决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实现形式问题,目的是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效率统一起来。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在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时,应注意劳动权的保护,建立所有权、经营权、劳动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体制。劳动集体合同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司制不等于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大都是基于20世纪八十年代对现代企业的解释,但没有考虑时代背景、外部经济环境变迁,将公司制等同于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下有不同的组织形式、特征,与之相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制度,而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动态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又称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理论,是指构成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它不仅是构成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而且亦是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成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理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理论是会计界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对此进行综合评述准确地说,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选择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比较合适,可以体现该学科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对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农业现代化依赖城镇化,同时又推动城镇化不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还是保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途径.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脱节,农业与非农产业脱节,农民与城镇市民脱节成为新时期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用现代企业理念去经营管理农业企业;强化社会对农业发展的全面支持等是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前,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程。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方法与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大量应用。本文将阐述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和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及经济统计学之间的差异,等等,并运用大量经济学和金融学中有代表性的实例说明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以及在应用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Ulrich Beck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our way of thinking about human interdependence through his three core theses on risk, individualisation and cosmopolitanisation. However, two commonly observed deficiencies in Beck’s grand theory were its Eurocentric orientation and a lack of empirical grounding. Based on 5 focus groups and 14 interviews with participants of the emerging Clean Food Move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extends the Beckian discussion outside Europe. Through examining how individuals understand both ‘traditional’ and ‘new’ risks associated with contemporary food consumption,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in the face of unpredictable and incalculable harms, risks are not seen as a ‘thing’, but are translated into ‘causal relations’. Subsequently, for Chinese stakeholders, the best way to safeguard food risks is to enact more visible and functioning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 in the food system. This in turn has given rise to new forms of communities which cut across conventional ge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boundaries. The paper deepens a Beckian theorisation in two ways. First,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enabling’ effect of risk towards a cosmopolitan society is not limited to obvious global crises, such as climate catastrophes and financial meltdown. In fact, the mundane yet intimate concern of putting ‘good’ food in one’s dinner bowl already presses actors to form new social solidarities that are cosmopolitan in nature. Second, it goes beyond Beck’s assertion that the risk society has culminated in a cosmopolitan moment, and explores how a performative cosmopolitan community reshapes the ‘relations of definition’ to mitigate risks on the gr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