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0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财政金融   6272篇
工业经济   551篇
计划管理   4588篇
经济学   2732篇
综合类   1268篇
运输经济   195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2957篇
农业经济   986篇
经济概况   255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篇
邮电经济   2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1363篇
  2013年   1274篇
  2012年   1957篇
  2011年   2354篇
  2010年   1649篇
  2009年   1229篇
  2008年   1349篇
  2007年   1025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903篇
  2004年   820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675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虎  张珩 《当代财经》2021,(2):63-74
国务院"43号文"的实施,为研究地方债务的治理效果提供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场景.研究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金融资产没有产生影响,但会显著增加银行总贷款、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有助于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地方债务治理能显著增加银行实体行业贷款,但不能显著增加银行非实体行业贷款和建筑业贷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债务治理可以通过降低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间接性地影响银行信贷资金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务院"43号文"实施后,资产质量高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企业贷款和实体行业贷款,资产质量低的银行倾向于增加个人贷款;银行规模可以强化地方债务治理对银行贷款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促进银行信贷资金的"脱虚向实",应提高地方债务治理水平,强化对银行业务的监管与引导,加强风险管理,保障银行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2.
3.
聂明 《冶金财会》2020,(4):48-52
往来款项是企业因购买原材料、劳务或销售商品、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债务、债权关系的资金额,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六类,是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往来款项日常管理,不仅能使企业资金链良性运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而且也能降低企业财务和诉讼风险。  相似文献   
4.
狄灵瑜  步丹璐 《南方经济》2019,38(11):72-93
转型期中国,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股中坚力量,当其发生债务违约时,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地方政府究竟是否愿意提供支持,会优先选择哪些企业提供支持,政府的支持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呢?为得到验证,文章选取2007-2016年沪深A股地方国有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地方国企发生债务违约后,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为及其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地方国企发生债务违约后,地方政府会提供更多的"支持",且支持额度与债务违约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债务违约前,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环保投资、捐赠以及就业等)的地方国企,在债务违约后可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支持;第三,违约企业,尤其是得到更多政府支持的违约企业可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而其经营业绩却往往更差。由此表明政府干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合理政策有效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EGARCH模型捕捉央行沟通对通胀预期及其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被市场有效捕捉和解读,实现了通胀预期管理目的,增加沟通频率能有效降低通胀预期波动;但央行的"言行偏离"加剧了短期通胀预期波动,降低了央行沟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通胀预期存在分布厚尾性和右偏斜,市场出现极端预期的概率较大,且更倾向于预期通胀上升,通胀预期波动的群聚特性表明其具有阶段性自我强化特征.研究结论为央行沟通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撑,揭示出的通胀预期分布特征对提高央行预期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6—2018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公开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著提高了企业公开债务融资的成功率和规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越高,对企业公开债务融资选择、规模的正向影响越大;相较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公开债务融资的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应规披露、未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而言,自愿披露对公开债务融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公开债务融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则不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D公司由园林景观转型为PPP项目后,前期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但PPP项目垫资金额大、周期长,2017年PPP项目清库存政策使债务压力加剧,“史上最凉发债”事件迅速引爆了D公司的债务危机,2019年10月某区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控制人易主后利润扭亏为盈.本文梳理了债务危机爆发后D公司的解决措施,并总结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持续扩张引起政府、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地区增长目标、分税制和地方政府博弈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税制视角对地方债扩张这一现象加以解释.研究表明,在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当前的税收制度扩大了地方政府发生短视或者经济出现不利冲击时政府债务扩张的程度.渠道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发生短视时,顺周期的增值税放松了地方财政约束并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程度,转移支付降低了地方借贷成本并提高了债务扩张程度;负向生产率冲击发生时,顺周期的税收收入加剧了财政压力并放大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此外,地区竞争放大了税制产生作用的强度.由此,可以通过增加财产税等直接税的比重、规范转移支付的获取和促进地区协作等方式限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方债务危机频发,政府和市场正在进行以去杠杆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合理的杠杆可以撬动资本市场,提升经济的活力,但杠杆过高会引发资本向高利润行业集中,提高社会债务危机几率,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冲击。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中杠杆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中国在经济杠杆视角下的主要财政问题以及高杠杆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通过抛砖引玉,对中国经济去杠杆,恢复实体经济活力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