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环化合物是食品中气味和香味的主要成分,传统食品气味香味检测技术主要有人的鼻子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两种,但人鼻检测客观性差,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耗时长,不适应快速检测需要。电子舌、电子鼻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系统,可快速准确检测食品气味香味等杂环化合物。本文主要简单阐述电子舌、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气味和香味检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电子鼻技术是一种通过不同的气敏传感器阵列来识别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仿生嗅觉无损检测技术。基于电子鼻技术开发的电子鼻检测系统主要包括信号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模式识别系统。近年来,随着电子鼻技术的发展,电子鼻检测系统在食品品质检测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文阐述了电子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总结了电子鼻技术在肉类新鲜度、等级区分和掺假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为肉类检测以及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损检测技术是有别于传统检测手段的一种新兴技术,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几类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声学原理检测法,光谱检测法,电子鼻法,电子舌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生物技术与阻抗法等现代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我国的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柚子品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从计算机视觉分析法、光学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电磁学分析法、电子鼻和电子舌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当归药材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归在电子鼻中各传感器的响应情况进行产地的鉴别分析.在获得各样品电子鼻气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基于Loading分析法分析各传感器对样品的区分能力,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构建相关气味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 显示,经PCA分析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总贡献率达到99.87%,而经LDA分析后总贡献...  相似文献   

7.
电子鼻是由选择性电化学传感器阵列和适当的识别方法,可以识别简单和复杂的气味,可以与人类感官评价一致的仪器。电子鼻技术是近年来在食品领域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总结了电子鼻在肉味香精中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较强的特异性以及较低的成本等优势,目前正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热点。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微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不法添加物、食物品质等的检测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主要分类、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对食品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保障食品品质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探究了基于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原理的无损检测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运用情况,并以食物细菌检测、重金属等检测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以期为食品品质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子舌传感技术和多元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本研究对市售6个啤酒品牌下15个样品的滋味品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啤酒品质的8种滋味指标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主成分由酸味、鲜味和鲜味的回味组成;第二主成分由苦味和苦味的回味组成;第三主成分由咸味、涩味和涩味的回味构成。因子分析发现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的啤酒样品分别为C_1、F_1和E_1。与此同时,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不同品牌与类型的啤酒样品按照滋味品质的差异情况分为5类,与现有啤酒市场行情相符。研究说明电子舌传感技术在啤酒品牌区分、品质口感判定和市场分析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PCR技术在农产品及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标准化程度也日益增加。本文综述了PCR技术在农产品食品致病菌检测、转基因成分检测、过敏源成分检测、病毒毒素检测等方面的贡献,旨在为PCR技术在多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生物传感器是现代食品行业中的一种重要科学技术,而且近几年研究这方面的专家越来越多,其在医学、食品检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现在食品中添加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而生物传感器能有效地检测出食品中激素、微生物毒素、添加剂、农药兽药的残留。基于此,对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食品品质标准,要求食品工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其中,继而全面掌控到食品品质现状,达到最佳的食品加工状态,迎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从无损检测技术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其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应对传统食品品质检测工作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一种基于电子鼻系统的陈醋品牌及新鲜度的鉴别方法,采用电子鼻检测了不同品牌、不同生产日期的陈醋样品,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品牌及不同生产日期的陈醋样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导致食品安全检测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现代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众多,但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较为广泛。生物传感器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技术,将现代传感器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对开展食品安全检测,保证食品安全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现代生物感染器的概述作为出发点,重点分析生物传感器在微生物、药物残留、添加剂、激素等方面的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着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针对农产品流通的各个主要环节,为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模型,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追溯编码方案以及基于XML技术的统一数据传输模型。同时,针对农产品的流通特点,提出并建立了基于GPS、ZigBee技术、传感器技术、GPRS网络及Internet的衣产品流通过程实时监控系统,解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中的物流过程监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数据分析对掺有不同比例菜籽油或葵花籽油的初榨橄榄油进行鉴别。结果表明,电子鼻对初榨橄榄油及掺有不同比例菜籽油或葵花籽油的初榨橄榄油样品有较好的响应,能够满足其鉴别要求。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可以鉴别初榨橄榄油中掺入大于5%的菜籽油和20%的葵花籽油;使用线性差别分析(LDA)方法分析时,能够鉴别出初榨橄榄油中掺入大于1%的菜籽油和1%的葵花籽油,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电子鼻对初榨橄榄油的掺假检测,并可以实现快速有效检测,为鉴别初榨橄榄油掺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面向复杂应用背景的多传感器系统大量涌现。数据融合技术的产生正是源于对多源信息自动融合处理技术的需求。现代环境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人们必须综合利用来自多种不同传感器的观测数据和信息对环境态势作出正确而迅速的估计,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压线是威胁飞行器低空安全飞行的主要障碍,高压线的准确检测和有效预警是毫米波低空防撞雷达最重要的功能需求之一。首先介绍了毫米波雷达高压线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重点分析了高压线的电磁散射特性、检测算法和检测系统三个主要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毫米波防撞雷达应具备大空域扫描、高数据更新率、高分辨率、小目标检测和抗杂波干扰等特点,最后指出了高压线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即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检测、自主学习的智能化检测和深度信息检测。  相似文献   

20.
将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在食品检测中,可提升检测效率,发挥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本文主要分析光谱融合技术的构成和具体检测原理,对光谱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主要内容进行说明,探究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主要应用途径,以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