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疆城市化的发展,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逐渐拉大,一些制度性的不平等更加剧了城乡差距,其中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城乡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新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构建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对农村“反哺”力度的有效途径。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当包括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教育扶持计划。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制度负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制度使命,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点。但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不公平,一直被质疑对收入分配存在"逆向调节"效应。运用Pooled OLS模型,借助于2007-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重新检验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财政社会保障水平的效应不显著,而社会保障水平的正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说明随着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扩面(农民工是主要受益者)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面启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向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窗口"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3.
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农民社会保障权利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1].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应是法定的基本保障,而农民是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应"缺失"[2].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主要项目养老、医疗和低保现有的指标建立了衡量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数理模型,进而在对农村老年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测算农村社会保障的适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翼 《经济与管理》2010,24(6):20-23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突出表现在社会救济方面和社会保险方面。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与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密切相关。因此,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李宏 《铜陵学院学报》2007,6(3):129-129
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进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我国城市化发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耩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但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层次低、管理分散、资金筹措不足、与城市社会保障差距大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导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後的原因,提出明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定位、实施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1997—2011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城市化率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建立城市反哺农村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日益扩大的总体态势,在生活水平上主要体现为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高,拥有财产数额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的资金筹集与待遇给付对收入分配有显著调节作用功能。我国目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项目设置偏离社会目标,社会保障城乡覆盖面差异显著,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与补偿标准存在偏差,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应从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项目保障水平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9.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刘社建  徐艳 《财经研究》2004,30(5):93-103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因素,又包括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差异与收入分配制度等因素.为确保社会稳定与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五个统筹"、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已经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但与城市的收入差距还在保持,在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差距仍然巨大。本文从解决农民的"温饱陷阱",探讨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城镇化以来,大量农村人口走出了农村,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政策的残缺,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流动"成为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瓶颈和关键。通过分析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另辟蹊径地提出发展县域经济,以小城镇为过渡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构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创建城乡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推动农村经济和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刚刚起步,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力求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提出完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构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城乡差距日趋扩大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加强体制和制度创新、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6,(1):101-104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就进一步深化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深刻揭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实质。这种“特色”集中表现在它是同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统筹西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互为根本途径。在西部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差距越加悬殊的严峻形式下,只有通过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城镇建设,更快的推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做到统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We study the social,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social security. The data for the U.S. and for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suggest that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e of social insurance. We describe an OLG model in which demographics, technology, and social security are linked together in a political economy equilibrium. In the model economy, there are two locations (sectors), the farm (agricultural) and the city (industrial) and the decision to migrate from rural to urban locations is endogenous and linked to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ocations and survival probabilities. Farmers rely on land inheritance for their old age and do not support a pay-as-you-go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ith structural change, people migrate to the city, the land loses its importance and support for social security arises. We show that a calibrated version of this economy, where social security taxes are determined by majority vot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7.
统一中国城乡税制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严重畸形的二元城乡形态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大突出障碍。随着市场经济步伐和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客观上要求统一城乡税制,统一税收征管,使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税收待遇,这也是改革城乡二元经济格局,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因此,中国应当取消农业税,统—城乡税制,统一税收征管,规范农村税收征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与城市化的内在互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6,(4):116-119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城市化包括有形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无形城市化(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扩散和幅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城市化才能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必须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轨道,才符合本源意义上的城市化含义,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东北老工业基地以矿产资源开发与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促进城市化的道路使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而城市化的推进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综合性举措。在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聚、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促进产业升级、城乡统筹规划与大都市区建设、培育城市群与提高区域竞争力、建设新型城镇与促进新产业发展、城市职能的外向化与区域对外开放等城市化机制,并提出了建设都市区、促进城市职能升级、优化开发区、推进城市整合、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等城市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