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权利义务、估值、会计、税收等多角度对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近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公司偏好选择股票期权,但主要行业选择没有差异。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两种激励政策的证券市场反应后,发现证券市场对股权激励具有正面反应,但主要是由于股票期权的公告效应十分显著,而限制性股票的股价公告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干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慧辉 《经济经纬》2008,(2):109-113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于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经理股票期权和年薪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对搞好国有企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经理股票期权与年薪制这两种激励方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股票期权在弥补年薪制的缺陷、增强长期激励效果方面的值得重视的作用,提出了实行“年薪制+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作用难以显效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期权激励始于50年代的美国,并迅速在欧洲推广运用。目前全球排名前500家的大型企业中,至少有90%的企业对经营者实行了股票期权制。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成功的经营者激励方式引入中国,掀起了一阵期权热潮,上海贝岭公司、上海艾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四通公司、联想集团等都相继实行了股票期权计划。在上市公司方面,作为监管部门的中国证监会也对股票期权制度表示支持。周小川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时,多次谈到要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完善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持积极推进态度。然而,我国股…  相似文献   

6.
张礼琴  吕康银 《时代经贸》2014,(4):64-64,66
股权激励是近50年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以激励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制度。管理者股权激励,作为一项有效的长期激励机制,已经部分为理论和实证所证实。本文对三一重工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股票期权,并探讨了股票期权的适用性优点,如股票期权不会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在限制性股票计划中激励对象可能享受“免费的午餐”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7.
在时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的各种方式中,西方国家流行的经理股票期权的薪酬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本文分析了在我国运用股票期权进行激励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晓跃  李安云 《经济师》2002,(6):143-144
近年来 ,我国企业对股票期权激励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运用股票期权形成一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但在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文章对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股票期权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张耀辉 《经济师》2002,(2):27-28
股票期权作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内容 ,是一种新型的薪酬制度 ,它的理论根据何在 ?文章分别用不同的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根据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 ,把股票期权看成是激励代理人的诱导性契约合同安排 ;用人力资本产权论的解释 ,股票期权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界定方式 ;而从技术创新理论角度出发 ,股票期权可以看成是激励创新的产权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吕春晓  王琳 《生产力研究》2004,(6):155-156,164
经理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 ,被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公司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模型以及它在我国实践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阐述了EVA业绩评价指标及其优势。最后指出将股票期权与EVA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经理人股票期权在我国的运行以及发挥期权的激励作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股票期权激励的效应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形式在西方国家普遍盛行,并被认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近年来,我国企业纷纷引进股票期权制度作为激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工具.本文首先对美国和中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股票期权激励的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企业和管理者自身的特点、外部资本市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本身的设计等.在不同条件下,股票期权激励得出的效果不同,这也使得国内外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不同.股票期权激励不只发挥积极作用.在条件不成熟时还可能起负面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股票期权激励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正确应用的条件:成熟的市场环境、完善的法律环境和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议国家和企业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完善条件,以便其发挥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在中国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芬芸 《经济师》2005,(5):128-129
股票期权是一种在美国等国家比较流行的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但在中国的实施状况并不理想。文章概括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对阻碍这一激励方式实施的原因作了探讨,并对目前我国企业如何建立股票期权这一长期激励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虚拟股票期权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太才 《经济师》2002,(6):141-142
股票期权制只适合于股份制企业 ,为了对非股份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 ,文章提出一种被称作为虚拟股票期权制的期权激励制 ,阐述了虚拟股票期权制的基础工作和总体构想 ,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王蔚 《经济师》2011,(8):66-67
股票期权激励是美国高科技公司员工薪酬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都为上市公司制定、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提供了依据。文章通过分析2006年后部分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布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方案,归纳总结了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方案的特点,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建峰 《经济师》2003,(10):275-276
股票期权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 ,使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一种长期激励计划。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的作用 ,我国对股票期权的探索以及完善股票期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经理股票期权是指公司给预持有者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内可按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主要授予对象是以首席执行官(CEO)为首的高级管理人员,所以通常也称为管理者股票期权或者经理期权ESO(Executive Stock Option),这种激励方式最先源自美国的一家菲泽乐公司,现已成为西各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激励方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排名前500位的大型企业中,89%的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了ESO激励制度,而在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来自ESO收入占经理人员总收入的1/3,到今天,全美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已占45%。  相似文献   

17.
经理股票期权的虚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诚  易蓉  周学军 《经济师》2001,(9):16-17
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激励机制 ,备受现代企业的青睐。但当前由于来自于政策、市场、观念等方面障碍的制约 ,使其激励作用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文章试图在经理股票期权的基础上设计虚拟股票期权并对其效应进行分析 ,以弥补经理股票期权的不足 ,从而达到真正激励和约束经营管理者 ,激活企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 ,一直是我国管理学界探索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最近 ,我国学术界对股票期权激励谈论得比较多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股票期权是消除“道德风险”,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较好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是股票期权呢 ?它的激励特点是什么呢 ?我国目前适不适合搞股票期权呢 ?本文对此作一个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薪酬制度,为企业改革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带来了生机。它以其独特的激励作用,使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趋向长期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降低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成本,吸引人才,稳定经营队伍。我国企业虽然引入了股票期权制度,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使股票期权的实施受到了限制,削弱了股票期权的激励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股票期权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寻求对企业市场管理者产生长期的激励效果,在西方股票期权风起云涌并取得成效的同时,国内许多上市公司针对自身特点,将西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变通,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例如:北京的股权激励方案是一种股票化了的奖金,经营者的持股额随着经营者出资额的多少而成比例变动;武汉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是年薪制和股票的结合,实际上也是将奖金的大部分转做了股票;上海在激励计划中引入了虚拟股票的概念,规避了政策障碍;深圳实施的是经营成果换股权的方式,将经营者的收入和企业的效益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