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不具备初始条件的利率自由化改革与银行危机的关系,以及利率自由化改革过程中利率的骤然升高和不规则波动加剧是如何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并最终导致银行危机的.  相似文献   

2.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波  郭天钰 《中国金融》2012,(13):73-74
国外利率自由化改革实践美国利率自由化。为应对1933年大萧条,美联储改变了之前的利率自由化,出台了"Q条例"管制存款利率上限。在20世纪60年代通胀率不断走高的背景下,银行资金流失体外,银行通过创新如大额可转让存单(CD)、货币市场账户(NOW账户)等金融工具,迫使货币当局推进利率自由化:从1970年开始先后取消不同额度CD和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允许部分储蓄存单利率与国债利率挂钩;1980年  相似文献   

3.
银行危机的形成及引发货币危机的传递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危机往往伴随着银行危机,"双危机"现象使得人们可以从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角度来解释货币危机的成因.银行体系融资结构的脆弱性、商业银行自身的内在脆弱性和复杂的金融债务链所形成的银行体系脆弱性在一定条件下造成银行危机的显露,银行危机将从高利率、政府撤销隐含担保、投机性攻击、短期借款展期受阻、企业高杠杆率和实质经济的恶化等若干途径引发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反过来又使得银行危机进一步恶化.这对于我们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把握金融自由化的时机和次序,以及建立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等具有很多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勇 《武汉金融》2002,(2):8-11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的推崇。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利率水平大幅上升 ,加大了利率波动的不规则性。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对金融活动游戏规则的重新修订。在新的金融游戏规则下 ,银行选择高风险资产成为一种必然 ,银行危机也由此而出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呼之欲出 ,最大限度防范银行危机的产生成为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银行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芳 《上海金融》2005,(6):43-44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表明,来自于银行自身、企业和居民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更易发生银行危机。因而,采取逐步放开利率管制,加强银行对利率的风险管理以及建立健全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安全网,对有效防范和化解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银行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全球88个国家1970~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对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将提高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几率;存款保险制度对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几率的影响,取决于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作用和导致的银行道德风险问题;尽管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存款保险导致的银行道德风险上升、存款保险的金融稳定效应可能并不明显,但若利率市场化时期建有存款保险制度,将有助于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概率。另外,加强银行监管有助于限制存款保险导致的银行道德风险、增进银行系统稳定性;提高市场约束力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存款保险制度设计,也有助于防止系统性银行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7.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现在又开始恢复动力.近期的自由化措施旨在缓解金融抑制、带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推动自由化的部分措施已经生效.有限的利率自由化已经令银行提升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而人民币日交易区间的加大也已使得货币灵活性增强.然而,温州和前海的试验性金融改革仍然进展缓慢.预期金融自由化将会继续,因此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改革顺序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中国应该依照惯例优先放开国内金融体系,然后是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过,欧美经济的某些尾端风险或将阻碍改革进程.金融自由化虽然可能会给银行业的净息差和总体利润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给零售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保险资金运用与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产负债管理(Asset Liabilty Management,ALM)是银行、养老基金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它产生于利率自由化之后因利率波动而引发的利率风险问题。就全球保险业来说,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偿付能力危机,全球共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先后取消或放松了利率管制, 银行界甚至整个金融界出现金融自由化浪潮,种类繁多的浮动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负债品种纷纷涌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交易更加活跃,金融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加剧了银行风险(尤其是利率风险),导致了银行业危机。随着我国的“入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的加快以及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我国商业银行也将不得不面对利率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七十年代,受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走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方式和最终结果不尽相同,推进过程有“渐进性”和“激进型”,改革结果也有成功有失败,但一致的是利率市场化都给一国的银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改革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七十年代,受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世界各国纷纷走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方式和最终结果不尽相同,推进过程有"渐进性"和"激进型",改革结果也有成功有失败,但一致的是利率市场化都给一国的银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纷纷进行改革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李庆水 《新金融》2013,(1):25-29
利率市场化是未来几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可是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陆续引发银行业危机,这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借鉴.本文以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为例,探究了政府监管不善与银行业危机形成、发酵之间的关系,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意味着政府监管的放松,相反政府应该通过有效监管约束银行行为并引导银行业发展.对于可能出现的银行业危机,政府不应拘泥于市场化干预,必要时可以动用行政干预以遏制危机蔓延.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文章考察了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及其对金融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德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步骤平稳推进。改革后,在全能银行模式下德国金融业没有出现象美、英那样的银行集中倒闭危机;银行贷款在非金融部门融资中仍居于主导地位,而住户部门的金融资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德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银行的流动性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银行信贷政策以及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从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实施过程都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银行业危机。采用1973~2012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银行业危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增加银行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机率,特别是在存款利率市场化阶段,而严格的银行监管是抑制银行系统危机发生的有效方法;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无助于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甚至有可能会增加危机发生的机率;资本账户开放下进行利率市场化会增加银行系统危机发生的机率。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允许开设民营银行不会增加银行系统危机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5.
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折射出我国金融体制方面的制度性问题。金融压抑是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大企业集团等参与民间放贷对危机发生推波助澜,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深化是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途径。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也倒逼金融体制要加快改革步伐,现在到了该放开金融领域进入和利率管制,打破现有银行垄断体制,建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回顾总结了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在内外压力推动下,日本于1977年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其改革进程历时17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呈现谨慎渐进的特点。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对日本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货币和证券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银行间竞争加剧,在金融全面自由化的浪潮下,银行高风险经营导致资产泡沫的累积及其后大量倒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金融自由化是经济改革的高级和深化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银行部门的自由化改革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本文从存、贷款利率,信贷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对1992-2006年间中国银行部门自由化进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在15年的改革历程中,银行业先后实现了从基本管制、部分管制、部分自由和基本自由的连续转变.银行改革已经获得实质性突破.总体看,虽然起步较晚,但战略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使银行部门自由化水平达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利率自由化方面须以公共财政作基础.如果缺失这个前提与平台,自由化利率就失去判断定价的依据,货币量将远远超过生产潜力,这就不仅无法实现真正的利率自由化,甚至已经实现的利率自由化改革也会因此而迷途.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改革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方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创新同步进行,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阿根廷和智利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激进方式,由于缺乏整体设计,速度太快,并伴随着其他方面的金融自由化,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果。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远未完成。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扩大企业发债规模、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利率浮动权、加快金融创新和发展中间业务,将有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利率自由化及银行对策 日本利率管制的中心内容是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其次还规定短期贷款利率由日本银行再贴现率追加一定的百分点得出的优惠利率决定等。1979年5月推出的可转让大额存单(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简称NCD)标志利率自由化的正式开始。它避开《临时金利调整法》利率条款的限制,由投资者和银行之间协商确定利率的高低,故具有相对灵活性。1985年3月在NCD的基础上开设了市场浮动利率定期存款业务(Money Market Certificate简称MMC),推出这种金融商品首先是为了在管制利率和完全自由利率之间设置一定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