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综合实力最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而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核心环节.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将促进资本在区域内的有效集聚,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与金融联动发展与合轨运行.本文考察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合作情况,分析了制约长三角金融合作进一步开展的因素,最后提出构建长三角金融合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长三角"三省一市"1985—2017年的分单位类别平均工资数据,对长三角"三省一市"不同地区工资水平的趋同性分析,并使用具体到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平均工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长三角城市间工资收入水平收敛性进行检验,发现长三角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已经逐步趋同,但仍存在着较大的实际工资差异,区域内劳动力自由流动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阻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县市1992、1998、2004和2010年4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强,区域差异不断缓解;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型向"Z"型,进而向"∑"型转变的态势,多中心、多轴线和均衡化发展态势日益突出。最后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全区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来组织城市经济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均衡、协调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欧盟、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经济师》2010,(6):39-40
欧盟是当今世界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最成功的典型,从区域合作开始到一体化进程,开启和引领了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泛珠三角区域自成立以来,合作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文章通过对欧盟和泛珠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模式的研究得出一些经验性的结论,为"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从产业一体化、诸侯经济为特征的区域"均衡与非均衡增长"两种发展模式视角,以中国内地30个省域(西藏除外)2002-2007年中国地区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构建多省域的产业网络模型,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上的K-cores网络解构方法,分析了我国省域产趋同演变及其空间格局与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产业一体化视野下存在着省域产业趋同演化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的长三角、京津唐经济圈,中部地区的长江中游经济圈和西部成渝经济区超越了早期的产业趋同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互补与错位发展,其他区域一体化演变效果表现并不突出;而强调本省域的局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诸侯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众多不临接省域在产业战略布局上,形成了与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相协调一致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文献提出的关于长三角地区正在出现制造业结构趋异的观点,利用1997—2006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长三角制造业结构相似指数与差异指数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再考察,并发现以2004年为转折点,该地区再次出现了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为了解释其中的原因,提出了一个"雁行假说":通过考察地区间制造业的升级次序与空间转移路径,论证了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雁行"特征,进而分析了"雁行模式"导致长三角制造业在结构趋异与结构趋同之间相互转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和强力助推.本文梳理了近几年长三角区域各政府与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一体化的相关政策,通过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统计年鉴》及《金融运行报告》中相关数据,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金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内部金融资金价格趋同度不高,金融一体化的进度滞后于经济一体化.总结出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中的主要障碍是行政区划分割,银行内部条状垂直管理体制及跨区域经营的监管限制,不同省市之间金融水平的差异,金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同样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探讨京津冀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寻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文旗 《时代经贸》2008,6(3):86-88
随着我国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同样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探讨京津冀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寻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县域产业受资源要素禀赋限制,产业能级普遍不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内外有望实现更大程度、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开放与合作发展,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也迎来全新机遇.而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如何利用一体化发展资源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各县域亟需探索实践的新课题.靖江作为苏中对接苏南、上海的桥头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立足区域经济视角,以靖江市为例,探讨县域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4.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5.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20.
试论循环经济与循环型旅游业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循环经济理论非常切合旅游业发展要求和实践属性,旅游业固有特性使其在循环经济中起着不可替代的耦合与促进作用,循环型旅游业将深刻地影响着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发展循环型旅游业可以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等层次,推行循环型旅游业发展模式是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