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保护方面,增殖放流已成为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重要做法之一.本文研究了国外增殖放流活动的主要原因与动机,综述了目前国外增殖放流的基本状况,探讨了主要国家增殖放流的机构体系和管理模式,分析了增殖放流应考虑的社会和生态风险.最后,提出了我国开展增殖放流应当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重视放流对生态的影响、加强放流技术与跟踪监测研究以及建立一套完善的增殖放流体系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淡水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及其生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50年代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我国长江流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工作开展了近50余年,尽管放流物种不断增加、放流规模不断扩大,对长江渔业资源增殖和物种保护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目前长江流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工作在法律法规建设、实施管理机构、放流规范和工作程序、放流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放流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该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长江流域鱼类人工繁殖工作现状进行总结,结合长汀流域主要放流鱼类的资源现状,对长江流域现行的鱼类人工繁殖放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估.同时,介绍了国外相关机构在鱼类人工繁殖放流方面成熟的经验和工作进展,为今后长江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的科学发展和有效实施提供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增殖放流科学研究促进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本文认为在淡水域实施放流增殖其重要性不亚于海洋渔业的增殖,放流,特别是珍稀水生动物的增殖放流.在阐述长江珍稀水生动物放流增殖意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呼吁从科学研究等四个方面,加快该项工作的步伐,为渔业生产和资源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4.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效益的实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科学的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可以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并不是进行增殖放流就能成功的实现预期效益,必须对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加以关注。需要严格把关放流物种和规模,保障生态效益;认真计算成本和合理调控市场价格,保证经济效益;整体协调社会发展,获得社会效益。必须要建立健全与增殖放流相配套的宣传、科研、管理和制度建设等工作,以期最终保证增殖放流取得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根据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增殖放流资料,全面总结了山东省20多年来增殖放流工作的成效.结果显示,早期的增殖品种主要是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1990年之后逐渐开始增殖鱼类、贝类及海珍品等品种.2005年,"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开始实施.迄今为止,增殖品种已达18余种,其中以甲壳类占绝对优势.经过大规模增殖放流,山东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文章最后,总结了国内外增殖放流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产业发展需求及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明对虾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增殖放流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初步掌握了放流对虾的生长、移动、分布、洄游、越冬规律,取得了放流规格、数量选择、健康苗种的培育及质量控制、放流海区的选定、放流效果的评估等技术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但仍应加强对放流海区的生态容纳量、保护区建设、种质及种群遗传特性变化、环境和放流种群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以进一步为海洋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状和存在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污染的加剧,水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水生生物栖息地受到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在考察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上海市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现状。上海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每年春天都在长江上海段、杭州湾上海水域、淀山湖、黄浦江上游水域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投入金额逐年增加。但是,上海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践在技术、管理、公众参与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尚需要在法规、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取得更好的增殖放流效果。  相似文献   

8.
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效果是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生产者和渔业科研单位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增殖放流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多年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践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相关标准,对影响增殖放流效果的苗种质量、生态容纳量、放流策略、放流后期管理等4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后果等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出在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施过程中应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使我国增殖放流工作建立起科学的长效机制和一套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渔业致富指南》2004,(11):12-12
4月22日,上万尾中华鲟在湖北武汉被投放长江,标志着农业部组织开展的“2004年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行动”正式启动。这项行动旨在保护长江渔业生态环境,增殖水生生物资源,巩固和扩大长江禁渔成效,唤起全社会“珍爱水中生灵,保护水域生态”的意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相关单位、武汉市和社会各界的代表数百人出席了放流活动。“2004年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行动”是新世纪以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增殖放流行动。期间,沿江十省市累计将向长江及主要湖泊投放长…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持续增长的人口需求,修复日益衰退的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多数沿海国家对海洋生物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及充足的劳动力,在资源的增殖放流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由于资金、制度及管理机制上的缺陷,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增殖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论文从放流物种、参与国家、放流模式、管理机制及放流效益等多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基于此现状指出各国放流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发展中国家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杨群 《水利经济》2007,25(1):57-59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不仅承担水利事业职能,开展水利事业性业务;同时还拥有较大规模的经营性资产,开展经营性投资活动。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水利事业单位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利益分配过低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目前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中出现的一个现有法律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阐述林地的功能特性和概述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遵循法律社会学的整体原则,充分发挥林地的政治功能,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法律决策准则是流转林地利益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志坚 《水利经济》2012,30(2):22-24
国际河流水权研究长期被忽略,成果较少.构建完善的国际河流水权理论是解决水冲突的关键.国际河流水权应界定为扣除生态需水量的水体所有权.以水权为基础建立流域国权利义务对等的法律关系不仅具有学术创新意义,对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制定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结合江苏省具体情况,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生态"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十五期间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动力机制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可以将政策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减少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实现农村宅基地的有效利用.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益障碍是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深层动因;农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转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导向机制、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机制和对农民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多目标物元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建立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于保证耕地动态平衡以及农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农地整理可持续评价体系和目标的特点,建设性地改进可拓学物元评价方法为多目标物元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利用FAO渔业统计数据及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分析了1996~2010年世界水产品贸易,结果表明:世界水产品的进口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而出口市场则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生鲜水产品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水产深加工品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而初加工品的地位不断下滑;世界水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下降;日本在世界水产品进口中的比重在不断下降,欧盟则不断上升,中国在世界水产品出口市场中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出口的增速则在下降。最后.提出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雷爱中 《水利经济》2012,30(4):27-29
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水利枢纽工程安全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保障国家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程,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发展,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工程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开发园区是集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引进投资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兵团高度重视开发园区的建设,一直把开发园区作为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引擎优先发展,文章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研究了兵团开发园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兵团开发园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一步提出兵团开发园区发展的对策,为开发园区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节水型农业体系框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山东省的实际,以2003年作为水平年,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由比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的用水现状,并进行了农业节水潜力分析,还通过公式推算出了山东省农业用水的年节水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节水型农业的体系框架,从工程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等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同时,还从完善管理机构、创新节水制度、强化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了构建节水型农业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