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实际上,美联储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导致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将可能使得我国境内流动性紧张。因此,境内货币政策应进行适当调整。 3N20日,美联储发布了今年第二次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决议,这也是美联储新任主席耶伦首次出席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这次会议表明,美联储正在加快退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QE),提前进入加息周期。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动向,将对全球和中国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美联储成立百年之际,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系统回顾了过去100年中美联储在政策目标、政策框架、可信度和沟通方面的变革。成立初期,美联储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的政策框架主要受实质票据学说和金本位制度的影响。大萧条时期,促进就业和价格稳定逐渐成为美联储的新目标。大通胀和大通缩时期,获得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美联储控制通胀的能力逐步成熟。大稳健时期,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更加清晰,货币政策透明度逐渐提高。金融危机以来,维持金融稳定上升到与货币政策同等重要的位置,货币政策透明度明显改善,预期管理日益重要。未来,中央银行的理念和实践还将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3.
美联储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以来,美元汇率走势和全球资本流动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先后进行了两次人民币汇改,以促进外汇的供求平衡。根据对有关数据的观测分析,可以看出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动态演变的,要客观看待外部冲击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把握有利时机果断推进人民币汇改。  相似文献   

4.
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加速升值,同时国内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连续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从2007年9月到2008年4月,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降幅达325个基点,中美利差逐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获取境内银行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美国和欧洲通胀率均持续攀升,并屡创新高,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在就业形势相对转好的态势下,美联储决定加速退出资产购买规模(Taper),并暗示提前开启升息周期。相对而言,欧洲央行在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方面与美联储存在明显差别,除了逐步退出紧急资产购买计划(PEPP)外,对加息并无明确的时间表。美欧在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方面的差异或分化,会对国际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以及资本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对此应提早做好应对预案,将美欧货币政策有差别的转向所产生的负面外溢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的原因、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美联储未雨绸缪,提出该政策的退出机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在经济逐步启稳后把握恰当的时机和节奏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及时转向,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2014年10月宣布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下简称QE),2015年12月启动加息, 2017年9月正式宣布自10月起缩减其总额超过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这一连串行动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经悄然收紧,是美国经济逐步恢复正轨的明证.美联储货币政策由放水转向流回,势必会引发全球资本流向的变化,从而对实体经济、外汇市场、大宗商品等各个领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联储的“耶伦时代”将在2018年2月3日正式结束,而特朗普提名的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有望在同日宣誓就任美联储主席一职。文章从鲍威尔履历的三大特征人手,分析了其获得联储主席提名的四大原因;基于对未来联储货币政策风向的理性判断,就其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全球货币政策外溢性及人民币汇率等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联储从2014年1月开始逐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标志着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可能通过实体经济、流动性、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传导机制,从货物贸易、投资收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跨境贷款、贸易信贷、大宗商品价格等渠道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具体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国家发出货币政策从紧信号,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及美联储降息等带来的资金紧张,影响到微观层面的资金运作行为,进而影响外汇收支。本文以河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例,探讨从紧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对河南省外汇收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宇 《南方金融》2019,(10):3-6
历史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总是高度依赖于宏观经济数据,从目前情况看,美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支持美联储的降息决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关于三次降息的理由陈述也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美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困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工具箱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正在调整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2.
近期,美联储发布4月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引发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美联储在会议纪要中释放收紧信号主要是因为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仍在延续复苏,通胀和就业数据小幅改善,经济风险有所下降.然而,美联储何时紧缩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形势仍不明朗,美国经济复苏仍不稳固.一旦美联储开启紧缩将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对美国的影响方面,美国经济和金融系统将显著承压,美联储紧缩将产生回溢效应.对全球的影响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将加剧分化,全球金融稳定也将面临挑战.对中国的影响方面,人民币将面临阶段性贬值压力,金融市场动荡也将加剧.然而,预计货币政策仍将坚持"以我为主",不会跟随美联储同步紧缩.  相似文献   

13.
李建军 《国际金融》2011,(10):39-42
一、全球外汇走势美联储在9月21日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采取"扭转操作"措施以提振经济增长,即卖出短期国债,购买4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美联储的这一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因此短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这利好美元。尽管美国存在的财政与经济问题不比其他国家少,但举目全球资产,在考虑流动性与债市的前提下,美元依旧是避险标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姜富伟  郭鹏  郭豫媚 《金融研究》2019,467(5):37-55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会显著影响我国资产价格,美联储加息会降低我国债券和股票回报,降息则会提高债券和股票回报。将美联储货币政策进行细分后发现,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回报都有显著影响,而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只影响债券市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未预期到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还会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于投资者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以及货币当局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和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与上轮美国在2014-2019年经历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周期相比,本轮周期美联储的紧缩操作表现得更加迅猛和急迫。文章从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美国财政刺激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及美联储官员风格四个方面比较两轮美元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为投资者在新一轮货币政策正常化周期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出于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目的,美联储先后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争论在学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鉴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联储"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必然通过多种渠道对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事件法分析法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告效应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0年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再贴现利率从0.5%上调25个基点至0.75%。尽管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作为退出策略的步骤之一,它标志着美联储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正陆续退出,货币政策逐步走向正常化。同时,  相似文献   

19.
美联储应对次贷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次贷危机的应对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激进、灵活,与正常时期的渐进主义策略大相径庭。文章在对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机理,发现在危机时期,美联储始终坚持其担负的目标,货币政策体现为及时的、决定性的和灵活的。最后,文章探讨了美联储的危机时期政策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扰动,引发部分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撤离和汇率大幅贬值。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标志着美国开启新一轮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历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次美联储加息将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经济承压的局面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本文将从国际收支角度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