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学子报国有门 李:UT斯达康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海归派创办的成功企业,产品小灵通正在迅速走红。美国《商业月刊》评你为拯救亚洲,抵御金融危机的50位明星之一;《福布斯》杂志称UT斯达康是全球最成功的前20家小企业;UT斯达康还是百富榜上纳税最多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20日,UT斯达康收到了一条来自纳斯达克市场的警告:由于UT斯达康尚未提交截止2005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报,违反了纳斯达克的《市场规则》,如果3月29日前不提出召开听证会的申请,将于3月29日被摘牌。随即,UT斯达康向纳斯达克申请召开听证会说明延迟原因,并表示将于4月30日左右递交财报。  相似文献   

3.
UT斯达康:IPTV产业的终结者 UT斯达康基于对电信网络发展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并充分研究了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于2001年底开始对IPTV市场进行跟踪与技术研发。UT斯达康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IPTV系统和终端的全面供应商.此前获得全球首个IPTV产品订单.为美国DSSI提供IPTV系统设备和机顶盒。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17日,传出UT斯达康首次大规模进入中国GSM手机市场的消息. UT斯达康相关人士表示,该公司刚刚与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ECT)成立合资公司,并将在今年春节之前大批量在中国市场推出型号为G3200的GSM手机. 这一借牌举措被业界认为是UT斯达康面对日薄西山的小灵通市场作出的调整.此前,UT斯达康是全球最大的小灵通生产商.  相似文献   

5.
本刊上期以《UT斯达康之变》为题,报道了UT斯达康从IT明星企业到不得不通过卖楼“断臂求生”的经过,稿子发表后,众多专家学者来稿来电,表示了对“UT现象”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6.
高娃 《经济纵横》2006,(6):47-49
5月9日晚7点半,吴鹰低调出现在由国资委研究中心举办的一个讲座上,作为当晚唯一嘉宾做了1个半小时的关于创业和创新的演讲,些时吴鹰正身陷辞职传闻中。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吴鹰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去演示UT斯达康的开创、发展、困难与未来,他的出现似乎是一种暗示:他不会离开UT,不仅是个体的自信还有对UT斯达康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人事     
《经济纵横》2010,(4):9-9
UT斯达康任命卢鹰为公司首席运营官3月1日消息,UT斯达康宣布任命卢鹰为COO,任命立即生效。届时,他将负责宽带业务部门、多媒体通信业务部门、全球供应链以及中国销售和营销部门,并向斯达  相似文献   

8.
《经济月刊》2003,(10):45-51
人们总是不禁奇怪,在一个看似困难重重的市场,UT斯达康是如何成为业界典范的?  相似文献   

9.
孙进 《经贸实践》2007,(5):54-54
UT斯达康由于给管理人员授予特定期权时,使用了错误时间,因此需要对多年财报进行重新修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2目下午,在UT斯达康的IPTV实验室中,UT副总裁伍雯弘接受了<新经济导刊>的专访,就目前IPTV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经济》2003,(10)
人们总是不禁奇怪,在一个看似困难重重的市场,UT斯达康是如何成为业界典范的?  相似文献   

12.
尽管UT斯达康在职业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基数大,往上晋升的名额显得相当有限.晋升与涨薪的机会都不多。  相似文献   

13.
余游 《经贸实践》2010,(2):55-58
UT斯达康中国区从一家年销售额25.93亿美元的IT明星企业,经过短短几年却不得不通过卖楼“断臂求生”,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本刊特地编发这组稿件,期望通过展示这家企业变局的路径图,让众多的企业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希望大家来电来稿,共同探讨“UT现象”  相似文献   

14.
《经济月刊》2003,(10):42-44
虽然占收入主要部分的小灵通业务仍处于“青春期”,但一直不愿意被称为小灵通制造商的UT斯达康早就开始拓展自己的新定义,他们会再次找到市场的盲点吗?  相似文献   

15.
伍华  孔雁 《经济管理》2001,(15):48-51
UT斯达康公司是一家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产品开发及生产研制的高科技通信公司,1995年9月由Starcom公司和Unitech公司合并而成,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在加州和新泽西州设有研究开发中心,公司的创始人均为华裔,管理层中多为80年代留学国外的华人学子,目前,UT斯达康公司在中国拥有一家独资企业、两家合资企业、三个研究开发中心及遍布全国的十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员工数千人,累计在华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见表1,其中工农业额的大部分是在中国获得,员工人数也主要分布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人事     
《经济纵横》2008,(9):9-9
ST春兰再换两高管;奇瑞销售老总李峰宣布辞职;沃达丰管理层重新洗牌;UT斯达康改组领导层CFO巴顿将退休。  相似文献   

17.
人事     
《经济纵横》2006,(6):7-7
汪延卸任CEO转任副董事长新浪迎来曹国伟时代,吴鹰任UT斯达康CEO目标是扭亏为盈,Sun微系统CEO辞职公司总裁施瓦茨接任,周勇江辞去北京奔驰副总职位 去向不明,接替谢企华 徐乐江任宝钢股份董事长,盛大宣布CFO李曙君辞职财务总监张勇接任……  相似文献   

18.
人事     
《经济纵横》2007,(5):9-9
UT斯达康中国总裁吴鹰离职;联通15省副总招聘揭晓;马雪征退休预示联想再变身;中行副行长华庆山突然辞职;金牌职业经理人姚吉庆跳槽奥克斯  相似文献   

19.
《时代经贸》2005,(1):16-16
1月13日,UT斯达康中国区CEO吴鹰表示,按照产品发展周期分析,小灵通已经进入了平缓发展期,不会再有大的增长。因此,2005年公司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宽带,IP以及无线业务上。目前美国UT在中国和美国的业务比例到2004年已经实现了1:1,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他们将在国外业务上下功夫,把重点放到亚洲还未开拓的其他地区,如日本等。  相似文献   

20.
在“谈裁色变”的今天,UT斯达康一改以往中国某些公司裁员时常用的“事前缺乏有效沟通、执行时手段强硬(裁你没商量)、事后低补偿(甚至无补偿)”模式,而是采用高额补偿与自愿离职裁员相结合的人性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