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跨国并购在全球直接投资中的主导地位,以及跨国并购在我国引进外资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重要性,本文分别介绍了我国在全球跨国并购中的地位以及跨国并购对我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我国应对来华跨国并购及推动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夹击下,2009年中国汽车出口急剧减少,但汽车企业的海外投资却日渐增加。文章通过分析奇瑞公司成功的对外直接投资历程,指出中国汽车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加强技术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李磊  邓颖 《产经评论》2020,11(2):126-143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企业全球配置生产会面临比国内生产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为提高投资效率,企业需从多方面获取对外直接投资的知识,包括从邻居企业获取信息和经验等。从理论机制上分析邻居效应产生的原因,包括知识溢出、竞争效应、信号传递、产业链带动等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2002-2013年期间详细的中国工业企业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邻居效应及其产生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确实存在邻居效应,即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会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地,在省份范围内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弱;在行业内部以及细分投资市场的邻居效应影响较强。因此,应利用邻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和经验,发挥企业之间的学习效应,提高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动因入手,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的影响,进而讨论了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人力资源管理遭遇的挑战及其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6.
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直接决定着企业对外投资的成败。文章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企业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应考虑的因素,同时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圆媛 《经济师》2010,(4):90-91
文章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可以重点支持资源开发业、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境外投资。  相似文献   

8.
吕浩 《当代经济》2007,(8):122-123
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是企业对外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直接决定着企业对外投资的成败.文章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企业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应考虑的因素,同时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人力资源管理遭遇的挑战及其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总结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优势,指出了其两个主要来源,即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层面的内部人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本土优势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企业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2011-2015年我国内地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数据为样本,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具有普遍扎堆3%、且围绕3%动态调整的独特现象,即阈值效应。分析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支出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政府认定政策的门槛值。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普遍集中于3%的实际研发支出水平,与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绩效的最优研发支出水平相差甚远,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绩效损失。以兆驰股份为案例,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案例公司产生阈值效应的根本原因及具体形式,并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政府应调整优惠政策力度,监管机构应健全认定政策,国家应改善外部研发环境等建议,以有效遏制研发支出的阈值效应,切实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以2005-2014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不同制度环境下该激励效应的差异。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而且在政府干预较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及中介组织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加显著。结果表明,在我国制度环境落后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有助于减少落后制度对企业创新的阻碍作用,帮助企业获得创新资源,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区域低碳创新网络发展面临的可持续转型增长问题,以及环境规制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非直接关联特征,通过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J SBM模型测算低碳创新网络效率,运用核密度函数模型描绘区域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动态演变规律与区域异质性,从环境规制视角构建FDI知识溢出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非线性面板回归模型,探讨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和时序变化以及FDI知识溢出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区域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整体较为收敛,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因素与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显著正相关,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低碳创新网络效率提升;加大环境规制强度能够促进FDI知识溢出、提升低碳创新网络效率;门槛效应的时空异质性明显,不同年份同一地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产品生产周期和资源流动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阻碍其健康发展。从创新投入力度、创新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出效益4个方面共10个指标出发,以2013-2015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南、鄂东北5个片区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综合比较分析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地区经济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创新条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反过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从科教、自主创新、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 “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过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要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唯有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创新直接影响高新企业现有资源、技能、知识和战略等方面的能力,可见,创新对于高新企业至关重要,创新管理也就成为高新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tion choice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ir productivity considering the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regard to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We find that home firms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productivity choose to undertak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y choose to export to, rather than do 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result explains why not many high tech industries exis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Japanese firm level data, we also confirm that Japanese high tech firms tend to undertake FDI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hesitate to inves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mpirically.  相似文献   

18.
创新驱动战略是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高技术产业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产业,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北京市为例,利用北京市1997、2002、2007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对4个典型高技术产业的投入结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引入修正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归纳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驱动模式:人力资本驱动特征日益显著;对经济的驱动模式以需求拉动为主;产业内互动模式以产业后向关联为主。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实施差异化的创新人才战略,增强高技术产业供给支撑作用,促进高技术产业内部双向融合发展,基于产业政策立法建立稳定的科技产业政策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安娜 《时代经贸》2006,4(11):1-2,4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通过调整企业结构和决策,来适应新环境下的市场规则。同时,在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必须尽快改变经营策略,以应对跨国企业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化形势下的战略调整,及其在中国投资经营的环境背景、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冲击挑战;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FDI过程中研发国际化对东道国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绩效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而研发国际化的技术外溢取决于研发的类型与东道国的经济、科技等背景。通过中印两国在利用FDI促进本国科技创新方面的比较发现:中国利用FDI资源特别是在外资研发机构及其研发支出方面明显强于印度;中国在吸收FDI技术溢出的研发投入、硬件条件等方面较明显优于印度;中国是开放度很高的"外资带动"型的创新路径,而印度更偏向于"自主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制约中国自主创新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深层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