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建设“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是顺应了国际区域合作趋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中越合作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它遵循优势互补、后发优势、互利双赢、睦邻友好的原则。目标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两廊一圈”的基本框架内,建设以南宁、河内两城市为双引擎,以沿线中小省市为接点,以海防为出海口,交通完善、货畅其流、优势互补、合作便捷的一体化跨国经济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法律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有法律合作机制为基础,通过法律协调途径来推进双方法律合作。创建透明完备的法律体系,整合相关法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博览》2007,(10):116-120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荡然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的核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首届东亚峰会受到世界广泛关注,是东亚合作进程的一个新的跨越,它创造了一种区域合作新模式,构筑了区域合作新平台,强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质,扩大了合作空间与潜力,对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组建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环北部湾圈的启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地位将是其他任何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在新形式下,应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与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课程教学作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后,政治互信进一步提高。在探讨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关问题中,文章分析了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必然性,中国和东盟现阶段存在的主要经济合作障碍,提出了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东亚国家和地区对立足于本区域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日益重视,区域合作意识逐渐增强。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与新功能主义的“外溢”说相融合,为传统的区域合作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东亚区域合作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是由该地区各成员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提高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来克服其发展障碍成为东亚各国的内在需求。东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新功能主义”特征,单一领域的功能性合作有可能外溢至其他相关领域,功能性合作应成为深化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路径和主要内容,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成为东亚地区开展功能性合作的主要方式。在东亚地区,以区域海关合作的形式开展地区合作能够提供地区安全、贸易便利化、公众健康与环境保护等区域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8.
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存在“锚货币”选择的问题。经济谐动指数分析表明,东亚适宜采用“内部锚”,而不宜采用外部“锚货币”,美元作为域外货币不适宜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锚货币”。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加上日本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得日元难以发挥东亚“锚货币”的作用。而人民币尽管暂时还不能充当东亚的区域主导货币,但中国经济与东亚地区其他经济体经济高度关联并已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压力也要大于日本和美国,同时,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逐步改革,人民币在东亚区域内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因此,人民币是东亚区域合作中最有潜力的“锚货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新兴的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推进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地位的提升给广西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广西应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把北部湾经济区建成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的新一极,并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与扩散效应带动泛北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SWOT模型,分析了北部湾地区在建设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增长极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加建设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其建设进程将为中国参与区域贸易合作与发展积累经验。争端解决机制是任何区域贸易安排必须重视的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既有WTO成员方亦有非WTO成员方,因此,该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2004年11月双方正式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是解决成员间争端的法律依据,意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本次会议以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能源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为背景,聚焦东亚能源战略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中俄日韩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认为东北亚地区在能源外交、低碳经济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机遇期,合作性竞争关系应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西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其根本前提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发达的或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它们的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一定的国际协定和组织形式为框架来进行,表现为制度性一体化。但是,东亚大部分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低,各国间存在多方面的矛盾。目前,交互投资可以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选择,以通过非制度性的合作逐步过渡到制度性的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3.
1997年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愿望。地区性金融合作的好处在于当危机爆发时,通过给与受害国金融援助来有效地抵御和处理金融危机。在介绍东亚地区金融合作进程之后,重点分析了东亚地区金融合作进展迟缓的原因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一种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APEC等不同的、全新的区域一体化模式,在形成动因、推进进程、发展模式、存在优势等方面都显示了独特的一面。而CAFTA要顺利建成,却面临着内部因素与外部障碍的干扰,所以CAFTA的发展前景是促进东亚合作,中国在建设CAFTA的进程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当前,国际金融领域风波迭起,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势在必行。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对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此提出建议。从研究结果看,东亚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东亚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利益集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积极作用,发展产业内贸易。同时,CAFTA要分步骤、分层次发展,并且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旅游空间竞合关系发展,区域旅游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总体上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格局受制于中国经济的区域化格局影响,东部地区旅游合作发育程度高,相对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育程度相对低,合作组织及平台机制相对松散。进一步提高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质量,深化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平台,维系合作的可持续性,是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深度发展关注的主要命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产品多样化程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以及政策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东亚经济回升明显,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日趋增大,但经济的回升与增长过程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和风险。同时,东亚经济体的增长态势呈现出显著差异,中国越来越取代日本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支柱。伴随着走出衰退、走向回升,东亚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也逐步显现出多层面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20.
欧洲货币合作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在简要回顾欧洲货币合作的基础上,回答了有关东亚货币合作的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东亚汇率合作机制的选择;(2)东亚的货币篮子;(3)东亚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