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我国企业分销渠道的现状出发,重点分析了分销渠道的模式选择、分销渠道的设计,以及分销渠道的维护、调整与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丁莉 《金卡工程》2009,13(6):165-165
本文运用系统整合思想,从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以及分销渠道中各主要成员的关系入手,从理论上对分销渠道管理中的冲突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存在的现状进行解释,并引入激励机制对改进现有约束机制提供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分销渠道模式、进行更为科学的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在总结阐释当前电子商务分销渠道类型及其选择问题基础上,重点探析了电子商务分销渠道的管理并探索性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医药分销企业作为药品市场的直接参与者,是连接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药店等药品终端的有效纽带,也必将成为药品市场扩容的实际受益者.而医药分销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影响其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必须采取多元化手段促进医药分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本文首先对医药分销企业的发展背景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系统界定,接着对医药分销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进行有效阐述,最后提出医药分销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几十年前的药店零售再到几年前的专卖店专卖再到现如今的网络营销,随着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身体保健,保健品行业分销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适应不同消费人群,从而衍生出不同分销手段。为使保健品行业在于其他行业竞争时保持优势并处于领先地位,其分销渠道多样化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本文将从保健品行业分销渠道中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两个方面对保健品行业分销渠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业银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尽快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两个转变,追求发展的效率和效益,为此.必须摈弃单一化数量型增长方式.加快建立以结构调整和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多元化分销方式;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分销渠道在整体布局、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变革,实现分销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不断丰富分销渠道.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 虽然不是大门洞开,中国书报刊分销市场到底还是开了道门—— 5月1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原外经贸部联署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从这一天起,凡符合规定条件并获得主管部门审批的外资企业,均可在中国大陆从事书报刊零售业务。 从此,外资逐步进入中国报刊分销市场。  相似文献   

8.
<正> 分销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所经过的路线和通道,是联结商品提供者与消费者的桥梁与纽带。合理地设计和建立金融产品的分销渠道,把产品及时、方便、有效、经济地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是满足市场需求,实现金融企业运营目标的重要保障。一、影响金融产品分销渠道的因素金融企业的分销渠道,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运行的,企业在建立和管理分销  相似文献   

9.
营运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本文建立了基于营销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房地产行业2006年至2010年数据资料,对该行业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绩效分析,统计分析了渠道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在提高营运资金管理中所体现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营运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最具活力的部分。在渠道管理模式下,良好的营运资金的管理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于渠道中处于不同环节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不同的。本文以渠道管理为背景,对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并从流动性、和谐性和收益性三个角度衡量企业营运资金的运行状况和盈利水平,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设计相应的财务评价指标,构建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理应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日新月异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相比明显滞后。我国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应以营运资金分类为切入点,建立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新框架,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发布“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为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和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1997—2006年十年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变化趋势和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各个行业在经历过1997—1999年的经济波动后,近十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从总体上来看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在不断提升。同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改善供应链管理和渠道关系管理是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本项调查的一个重要成果,我们按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分行业对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名,发布了"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项调查分行业考察了200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3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2008年度显著降低;2/3行业在至少两个渠道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降低;但也有三个行业(农林牧渔行业、金属非金属行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降反升,且三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提升。通过对典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分析发现,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供应链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的业务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10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调查分别以2010年1945家上市公司、2009-2010年1586家可比上市公司和2008-2010年1306家可比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从渠道和要素两个视角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透视,得到以下结论: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平均管理绩效与2009年相比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上市公司各要素单独管理水平相对成熟,协同管理水平较差;从地区视角来看,我国各地区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对于那些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来说,金融危机后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正在逐步回升。  相似文献   

15.
本调查分别以2011年2177家上市公司、2010-2011年1864家可比上市公司和2007-2011年1347家可比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总体分析、行业趋势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专题分析(外向型行业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等),从渠道和要素两个视角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透视,得到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营运资金整体占用水平持续增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降低较为普遍;(2)上市公司营运资金要素管理水平较为成熟,但渠道管理意识有待加强;(3)上市公司对商业信用的依赖度较强、短期借款和供应链依赖度较为稳定;(4)高度外向型行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较低或有较大幅度的降低;(5)战略性新兴产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全面下滑。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调查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持续降低或总体持续降低的行业数量显著多于持续提高或总体持续提高的行业数量;生产渠道控制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管理风险较高;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延长付款期的方式来解决营运资金短缺问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逆势回升的原因不在于存货管理水平的大面积改善,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是其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纺织服装和电子两个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行业外销比例较大的样本组与外销比例较小的样本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n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he top 200 companies in the UK. The purpose of the survey was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some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major British firms.  相似文献   

18.
The recent economic downturn of 2007–2008 has brought renewed focus on working capital policies.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role of business cycles on the working capital–profitability relationship using a sample of Finnish listed companies over an 18-year period. We find the impact of business cycle on the working capital–profitability relationship is more pronounced in economic downturns relative to economic booms. We further show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effici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accounts receivables conversion periods increase during periods of economic downturn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ctive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matters and, thus, should be included in firms’ financi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强有力的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业绩之间成倒U形关系,支持了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能提高企业业绩的假设,即说明当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达到一个最佳的水平时,企业业绩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该优化对融资约束的替代措施是否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最佳水平的营运资金管理,能保证企业运营的充足资金,使企业更可能在经济上受到最小的约束,保证企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cidence of managerial interventions in Australian firms to avoid reporting working capital deficits. We document a significant discontinu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ratios at 1.0. We also find that the propensity of Australian firms to avoid working capital deficits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Firms with short‐term or long‐term debt are less likely to engage in accounts manipulation, while firms paying dividends are more likely to do so.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current assets and current liabilities reveals that, to avoid working capital deficits, Australian firms tend to undertake actions to overstate accounts receivable rather than overstate inventory or understate current liabilities. The results provide practical guida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shareholders, auditors and regulators in identifying accounting irregula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