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锦强 《金卡工程》2009,13(12):105-105
利他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态,是对合同相对行原则的突破,因其特殊的制度价值,被许多国家的立法或判例所确认。我国在《合同法》以及一些单行法中均有关于利他合同的规定,但是由于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利他合同的法律效力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对其制度价值的考量,准确把握利他合同的法律效力,使其在实践中得以更好的适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拥有信息优势,可能为追逐自身利益而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利益.现阶段金融机构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通过分析信用卡申请合同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条款,提出加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梓烽  谭丹婷 《金卡工程》2009,13(7):129-130
随着上门销售缔结合同的方式日趋频繁,使得我国有关合同解除制度出现了窘迫,合同当事人利益难以得到公平的保护,纵观各国立法,通过赋予消费者以无因解除权来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以实现合同法之实质正义,而我国就此存在法律空白。本文就此权利予以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最为核心的权利之一,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正当性基础是平衡正义、消费者的弱者地位及其意思表示不自由。而数字电视提供者滥用其垄断地位以格式合同剥夺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极大冲击了契约自由原则。政府与数字电视提供商利用"公共利益"之名合法化其自身利益,损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因而,应完善垄断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执法及诉讼机制,更好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5.
齐璐 《时代金融》2011,(27):165-166
保险合同会随着保险标的转让产生相应的变化,以此延续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应该告知对方,履行义务不会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在进行转让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因素,从而导致合同失去法律效力。允许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享有抗辩权,以此来分清保险标的的权力是否属于原保险合同的范畴,保险合同转让关系的产生取决于保险的最终利益权。新《保险法》第四十九条更加完善与科学,顺应着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6.
齐璐 《云南金融》2011,(9X):165-166
保险合同会随着保险标的转让产生相应的变化,以此延续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应该告知对方,履行义务不会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在进行转让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因素,从而导致合同失去法律效力。允许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享有抗辩权,以此来分清保险标的的权力是否属于原保险合同的范畴,保险合同转让关系的产生取决于保险的最终利益权。新《保险法》第四十九条更加完善与科学,顺应着国际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7.
开发商利用定购合同设置“陷阱”,损害购房者利益,是目前部分城市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对常见的几种“陷阱”作了分析和说明,在帮助购房者识别,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按照合同相对性理论,合同关系外之第三人既无合同权利亦无合同义务。这一原则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被视作合同法的基石而得到坚持和延续。但是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古典合同法理论有违社会现实。自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逐渐开始反思相对性原则的弊端,将第三人关系引入合同,创设出利益第三人合同等丰富的制度成果。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及第三人给付合同,但在实质上这些规定并不成为合同第三人制度。第三人是否具有独立的请求权应当成为第三人制度成立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9.
许小竞 《金卡工程》2009,13(1):30-30
合同解除权是与协商解除相对的合同解除的一种方式,也是合同终止的方式。要正确理解合同解除权,必须从合同解除权行使的过程及结果两方面来认识。其中,重点要讨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条件、行使期限以及合同解除后是否具有溯及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0.
银行能否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与其在贷款合同中的谈判力高低有很大关系。国外银行经常在借款合同中附有限制性条款,从会计信息到非会计信息,在经营管理许多方面对借款人实施约束和监督。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时实际贷款合同的比较和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合同在限制性条款的运用上存在不足,银行的贷款谈判力较低,债权人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影响力和控制力。  相似文献   

11.
梅迪 《投资与合作》2014,(4):333-333
弱者保护原则是国际私法实质公正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合同领域就体现了弱者保护原则,比如给予消费者单方面的意思自治,对于劳动者工作地法律的优先使用等。但该立法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体现在对于单方意思自治的完善,以及对保险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条款的引入。  相似文献   

12.
李理 《西南金融》2005,(8):52-53
随着强制机动车责任保险在我国的推行,将出现一种新类型的责任保险合同。受强制机动车保险法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这一立法目的的影响,该种合同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和保险合同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13.
装备采购合同救济制度对于促进装备合同高效履行,保护装备合同双方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概览我军装备采购合同救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救济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多种可替代合同救济制度、完善合同救济法规和设立救济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银行理财服务合同缔结过程中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为视角,首先分析了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法理基础,然后将合同缔结过程分为要约邀请和磋商缔约两个的阶段,区分了不同阶段银行所应承担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说明义务,最后为银行理财服务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解正山 《上海金融》2012,(4):90-94,119
为解决核保期间投保人与保险人间的合同关系及保险责任承担问题,我国法院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拟制同意承保模式",二是"可保型模式"。然而,这两种模式均无法合理地解决保险人之核保权与保险消费者合理期待与诉求的平衡问题。域外的实践表明,无条件临时保险跳出了核保期间寿险合同成立争论的窠臼,其在利益平衡的视野下较好地解决了核保期间保险当事人间的合同关系及风险分担问题,这对我国的保险立法或司法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浦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3):99-111
以义务主体特定与否之标准,将权利划分为相对权与绝对权,造成了无法说明债权人与第三人之相互作用关系的根据与内容的局面。为填补这一漏洞,债权物权化以合同相对性原则之例外的身份被提出。然而,债权物权化可划分为广义债之关系物权化与狭义债之关系物权化。法律构造上,前者实为合同的法定概括移转,后者则是债权的一般性担保手段,所涉合同权利义务均未指向第三人,并非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自反而缩,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应以旨在实现履行利益之合同权利义务为限。反之,辅助实现履行利益以及以固有利益保护为目的之义务不单指向债务人,第三人亦应有此负担。基于此认识,既可破除债权物权化之迷思,又可建构第三人对合同当事人负有行为义务之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银行理财服务合同缔结过程中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为视角,首先分析了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其法理基础,然后将合同缔结过程分为要约邀请和磋商缔约两个阶段,区分了不同阶段银行所应承担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说明义务,最后为银行理财服务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银行理财服务合同缔结过程中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为视角,首先分析了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其法理基础,然后将合同缔结过程分为要约邀请和磋商缔约两个阶段,区分了不同阶段银行所应承担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说明义务,最后为银行理财服务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曜 《河北金融》2016,(6):60-64
由于保险行业相关法规对保险产品销售的特殊规定,互联网保险的销售模式在合同领域存在多重法律风险,如何履行互联网保险条款的说明义务,判定网络环境下保险合同当事方因身份关系发生的法律纠纷,并正确规范格式合同相关条款的订立,对于防范互联网保险合同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应发挥工商行政部门对格式合同的制定和监督检查职能,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建设,促进互联网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保险行业相关法规对保险产品销售的特殊规定,互联网保险的销售模式在合同领域存在多重法律风险,如何履行互联网保险条款的说明义务,判定网络环境下保险合同当事方因身份关系发生的法律纠纷,并正确规范格式合同相关条款的订立对于防范互联保险合同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应发挥工商行政部门对格式合同的制定和监督检查职能,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建设,促进互联网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