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整理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和工具,分析美联储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后疫情时期的调整空间和方向,以期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亮 《海南金融》2022,(1):35-41
为应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美联储综合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资产购买、流动性支持等常规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金融市场和支持实体经济.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呈现出资产负债规模大幅增长、直接支持经济的职能大幅扩充、与财政政策联系更为紧密等特点.美联储应对疫情的货币政策尽管取得了短期成效,但同时面临理论支撑不足、...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影响和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分析次贷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即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应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加速器机制的巨大破坏作用,然后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启动四个方面考察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最后文章分析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应对的影响和效果,体现为美联储通过信用扩张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通过建立货币政策工具的退出机制关注长期通胀;文章同时也分析了美联储购入大量风险资产带来的风险;对第三类创新工具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发现其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2020年在新冠疫情危机下我国实体经济受到较大的冲击,为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持经济恢复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为更好的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本文对中、美两国支持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范围、效果等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为建立我国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提出具体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债券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的冲击,美联储迅速开启多种流动性工具,除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外,还重启了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FF),并首次推出了用于支持实体企业债券发行的一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PMCCF)和二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SMCCF)。美联储推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动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入手,主要探讨美联储审慎的货币政策在美国“新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分析美联储在1998-1999年以利率为主线、以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并具体剖析了其主要特点,最后对我国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就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QE3猜想     
到2008年12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8月的5.25%降至0~0.25%,意味着美联储短期利率工具的作用已经走到了尽头。货币政策工具从利率工具演变为资产负债表工具成为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演进的必然逻辑。美联储若继续有所作为,必须进一步突破局限,采取新的政策工具控制长期利率。由于央行无法直接控制长期利率,它能够做的只是调整其资产负债表,通过购买长期债券扩张资产规模来间接作用于长期利率,即所谓的QE(量化宽松)手段。目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面对两项挑战:  相似文献   

8.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将其资产负债表逐渐打造成为一项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美联储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与公众的沟通,提供资产购买政策变化的前瞻性指导。本文在回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政策实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沟通的内容和工具,并提出了完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沟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一段时期内,流动性短缺和信贷可得性急剧下降且循环往复,诸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面临破产或申请救助,房地产市场降至冰点,失业率迅速攀高至两位数,宏观经济陷入负增长,美国甚至面临再次陷入"大萧条"的风险。针对危机中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复杂"病灶",关联储在强化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应用的同时,实施了大量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详细地梳理和评价了自危机以来美联储所实施的"复合型"宽松货币政策及其综合"疗效",包括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直接和间接救助、常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非常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等等。本文还探讨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现实和理论基础,指出今年稍后时间美联储或将首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并在未来的三年内逐步提高至使中期通胀达到2%左右的名义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0.
3月以来,美联储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3月3日,美联储降息, 3月15日,重启"零利率+量化宽松", 3月23日,在此前7000亿美元的基础上,又开启了"无上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国会表决通过的2.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11.
陆晓明 《中国外汇》2023,(19):40-44
<正>实践证明,在金融市场动荡及经济衰退发生时,美联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对恢复金融市场稳定性和促进复苏增长效果明显,但应对流动性陷阱仍然存在障碍,与总量性货币政策仍存在冲突。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美联储在实施其宽松货币政策中为了应对零利率下限推出了量化宽松(QE)等非常规的总量性货币政策工具;同时为了应对流动性陷阱和银行惜贷又推出了更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出于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目的,美联储先后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针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争论在学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鉴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联储"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必然通过多种渠道对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通过事件法分析法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告效应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告效应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与上轮美国在2014-2019年经历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周期相比,本轮周期美联储的紧缩操作表现得更加迅猛和急迫。文章从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美国财政刺激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及美联储官员风格四个方面比较两轮美元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为投资者在新一轮货币政策正常化周期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疫情应对已成为当前各国货币政策的核心考量因素。中国货币政策已成为全球疫情应对的领跑者,盯着美联储研判中国央行政策操作已经不再有效。疫情年初在中国暴发,中国央行迅速行动,进入疫情应对模式。从迄今为止的操作看,中国央行可谓是有章有法、精准施策。在疫情应对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主要是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重点支持疫情防控;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恢复,货币政策迅速转向支持企业复产复工。在应对中,中国央行交替使用一揽子政策工具,既有数量工具又有价格手段,拓宽了政策空间;同时,还与其他政策充分协调,以进一步强化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管理中,美联储对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在缓解金融市场流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创新型工具的运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在介绍美联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提出了新工具可能引发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机制安排的角度分析了美联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 近日,美联储发布最近一次货币政策决策会议记录。在这份文件中,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表了对一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意见,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美联储在退出策略上匠心独运,运筹审嗅。瞻前顾后厦谋划退出是从进入开始,剖析美联储的退出策略要从救市政策入手。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金融》2013,(1):78-83
2012年11月13日,美联储董事会副主席珍妮特·L·耶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就美联储沟通策略的变革与演进发表演讲。耶伦介绍了美联储在信息透明问题上的思考,特别是,危机后美联储在沟通策略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美联储利用"预期导向"策略,增强与公众的信息沟通,向社会明确央行的长期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如何利用平衡策略进行货币政策操作,以达到最终实现长期目标、减少短期波动的目的。耶伦认为,信息沟通能够帮助公众正确理解和预测货币政策,增强经济抵御冲击的能力,使货币政策效用更大化。清晰和更为透明的沟通是保障货币政策有效和可靠的重要工具,这在经济面临金融危机挑战的今天尤为重要。最后耶伦对未来美联储沟通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孙杰 《中国外汇》2020,(8):14-15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美国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货币政策也迅速出现了转向。这既反映了美联储的研究预案和政策储备,也体现了其对现实和未来走势的研判。疫情以来美联储的政策变化从2月底到3月中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明显冲击和油价大幅下跌的影响,美联储推出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实施了以"信贷宽松"为特征的货币政策,并创新了一系列政策工具。审视2007年至2009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应该说是成功的。美国金融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美国经济正在走出衰退,美联储已开始酝酿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战略。  相似文献   

20.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过了由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隐含中介目标的变化,目前以联邦基金利率为操作目标;其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联邦基金市场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传导.在泰勒规则的指导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自主性、公开性、前瞻性、市场化和模型化的特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