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26):240-242
作为军械工程学院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信息量大、学员不易理解等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介绍了思维导图基本知识,并结合课程特点,详细阐述了思维导图在《软件技术基础》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校的计算机课程的教育目标,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努力造就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几年来,本人与同行几位老师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课题,专门总结了一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以供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3.
《JAVA项目开发》课程是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核心课程,论文从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设计,教学实施与课程考核,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相似文献   

4.
王艳玲 《价值工程》2013,32(1):293-294
针对高职实践教学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多年高职实践教学与改革经验和对CDIO研究应用的基础上,本着以专业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结合CDIO的一体化理念、工程理念、主动学习等理念,从课程内实训、课程群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入手,探索以"能力培养工程"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以"创新培养工程"为主线构建拓展创新体系,对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提出借鉴CDIO理念的软件技术专业"双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周颖颖  刘奇 《价值工程》2011,30(26):208-209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创业实践基地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软件创业实践基地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软件技术专业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模式及建设途径,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重要的创业项目模式实践基地的实施方案。通过探讨这些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活动的基础和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核心课程,程序设计能力是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为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通过该课程能科学地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加深对计算机的理解.对于两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程序设计课程不仅仅是进入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保证.随着两年制高职软件专业自身的发展和来自社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也暴露出些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探讨该课程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柴君 《价值工程》2013,(20):254-255
在高职软件技术类专业中,面向对象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学生掌握面向对象基本理论,另一方面编码实践能力也需要着力培养。本文从编程语言的选择、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对面向对象的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设计开发了一种能够与人进行五子棋实时对弈的机器人系统,利用摄像头识别棋盘信息,由策略系统做出落子决策,再通过机械臂执行动作,完成人机对弈的整个过程。详细介绍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实现和调试。实验证明,对弈机器人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沉浸式的人机交互体验,对计算机控制装置、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成为了高职院校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而言,以当前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为重要依据积极开展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与根本要求。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29):197-199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在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了"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行订单式的培养,并开展"企业流程引导、全真项目嵌入、四层阶梯"教学流程,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杨冬黎  肖红  杨雪 《价值工程》2014,(15):249-250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本文通过浅析微课的发展背景,分析微课独有的艺术形式,从选题—设计—行动三方面阐述了微课的建设过程,为今后的微课研究建言,以期对高校中微课的设计推广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学物流类课程特点探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京辞  张江华 《物流科技》2010,33(9):128-131
日本大学开设物流专业有2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通过对日本物流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发现日本国立大学物流类专业不区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导入性科目设计合理,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实验环节多,实用性强;重视基础课程开设;专题讲座(讲义)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高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思奇 《价值工程》2014,(9):233-234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文重点从《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角度,研究有关实践教学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通过仿真系统和专业课程设计的有效结合,提高了课设质量、优化课设过程。并对该门课设实施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对物流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建设提供意见及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付万兴 《价值工程》2012,31(16):163-164
精品课程建设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精品课程带动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各个高校追求的目标。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应用的平台,把各高校的精品课程建立独立的网站,供师生交流学习之用,能更高效、便捷的发挥精品课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白涛  汪洋  张文颖 《价值工程》2011,30(20):224-225
本文从课程说课的角度,对《园林生态》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课程特色、课程改革思路方面进行了解说,以期说明《园林生态》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抛砖引玉,进一步完善《园林生态》课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马峰 《价值工程》2014,(17):266-267
钳工技能式课程是认真落实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课程技能化改革方案,从实际工作出发,紧紧围绕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课程技能式的思想,开发的一门专业技能式课程。通过对此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总结和探索,使技能式课程的后续开展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王思 《价值工程》2012,31(13):223
本文通过横向归纳精品课程建设理论文献,剖析出我国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及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今后精品课程建设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更好的促进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海虎  王海英 《价值工程》2011,30(18):174-174
高职体育课程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这是它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根本特点,如果不能抓住为专业服务的主线开设体育课程,就会造成在课程认识上、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的很多问题。该文就是通过对这些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丁静 《价值工程》2010,29(4):127-128
医疗器械法规作为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应用性较强。文章在明确课程定位与任务的基础上设计课程目标,并据此进行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采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项目系统化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选择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邓周林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2):198-199,202
高职教育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上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渠道之一。高职学生的公共英语课是其大学期间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却陷入了困境,文章就这些圉境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为促进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