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管团队是企业战略制定的核心层。高管团队的良好运作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团队信任和团队冲突是反映团队运作过程的两个重要要素,也是影响组织绩效的主要前置因素。以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为对象,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的信任、冲突和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管团队的工作导向信任、关系导向信任均能够显著改善组织绩效;团队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均对组织绩效产生负向作用,此结论同时也验证了冲突存在文化差异的观点;工作导向信任能够通过降低认知冲突提高组织绩效,认知冲突在工作导向信任对组织绩效的作用过程中充当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服务提供方视角将分享经济中的信任分为对分享平台信任、对平台上服务使用方的信任两种类型。基于双加工理论和详尽可能性模型提出了服务提供方信任形成的双元路径模型,以在线短租行业为例,采用基于PLS的结构方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身安全制度、财产安全制度和点评制度等认知性因素通过中心路径对平台信任产生影响;声誉和双方的互动等情感性因素通过外围路径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平台信任、服务提供方对使用方人际信任对用户提供分享服务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研团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界定高校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研团队人际信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理论模型,以苏沪皖等地12所重点高校的45个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科研团队人际信任对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知识整合的影响不显著;知识共享对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与整合在人际信任与创新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最后,提出营造团队信任的人际关系氛围等提升团队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参与工作系统能够通过建立员工与组织间的信任关系,从而影响创新绩效。但研究发现,组织信任的建立分为认知和情感两种不同机制。认知信任与组织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体现为倒U型的关系。认知信任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还受到分配公平感的调节作用。相反,情感信任对创新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高参与工作系统通过情感信任对组织创新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表明,虽然高参与工作系统通过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种路径影响了组织绩效,但是,基于情感信任的人力资源实践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在共享经济与知识经济环境下,开放式创新成为企业组织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着力点。从普适性信任出发,引入知识共享宽度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形成路径分析框架。以421份调查问卷数据为支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普适性信任作用于内部知识共享宽度,并对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外部普适性信任作用于外部知识共享宽度,也对内向型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宽度的中介效应显著,网络嵌入性显著调节普适性信任对知识共享宽度的作用,而编码能力和吸收能力显著调节知识共享宽度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人际信任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及回归分析,探讨人际信任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Rempel和Holmes (1986)修订编制而成的《信任量表》改编项目和Van ScoRer和Motowidlo (1996)开发的关系绩效量表及韩翼和廖建桥(2006年)所开发的任务绩效量表整合项目进行调查.结果:(1)人际信任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5 **).(2)人际信任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 =0.835,p<0.001).结论:提高员工对员工、员工对领导者的人际信任水平,均能对员工绩效产生直接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消费者网购信任的形成和稳定两个阶段感知的关系利益、情感依恋和信任的关系,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在信任的形成阶段,情感依恋对信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利益既显著影响了情感依恋又显著影响了信任,社交利益对信任具有显著影响而对情感依恋的影响不显著;在信任的稳定阶段,情感依恋仍对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利益只正向影响了信任而对情感依恋的影响不再显著,社交利益对情感依恋和信任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两个阶段特殊待遇利益均只对情感依恋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知识共享是组织知识创新的源泉。有效的知识共享需要在内外驱力的联合作用下才能进行。正式控制是外驱力,人际信任是内驱力。本文应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326份知识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探究正式控制、人际信任(情感和认知信任)对知识共享(隐性和显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正式控制对显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强于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情感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认知信任对现行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更显著;正式控制和情感信任对隐性知识共享的联合影响强于情感信任的单独影响。这一结果表明隐性知识共享需要内外驱力的联合作用才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韩辉  刘晓文 《经济论坛》2009,(16):94-97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网络购物意愿调查问卷,对部分市民和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回收了14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信任、感知风险、网络购物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信任对网络购物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网络购物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信任对感知有用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信任对感知风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绩效反馈在企业行为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探讨创新绩效反馈(以创新结果测度的细化绩效反馈)对企业研发合作的影响,以及企业研发强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比较上述影响在不同性质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中的异同。结果发现:历史、行业创新绩效期望落差对企业研发合作具有负向影响,历史、行业创新绩效期望顺差对企业研发合作具有正向影响。企业研发强度正向调节历史、行业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与企业研发合作间的负相关关系,正向调节历史、行业创新绩效期望顺差与企业研发合作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拓展性分析中,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创新绩效期望顺差对研发合作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其落差的负向影响也更显著。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创新绩效期望顺差对研发合作广度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对研发合作深度的影响较小;家族企业创新绩效期望落差对研发合作广度的负向影响更显著,对研发合作深度的负向影响较小。结论具有明确的企业创新活动指向性,有利于丰富企业研发合作决策情景。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内信任机制经历了从重人情向重制度的演变。基于组织层面的视角,本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内信任的四种形成机制,包括关系机制、过程机制、商誉机制和制度机制。珠江三角洲特殊的信任文化造就了家族企业,而关系型信任却制约着家族企业,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本文从信任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家族企业“只大不强”的原因,指出信任扩展对家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并从实践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建构信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雷宇 《财经研究》2016,(4):81-91
文章以中国近年来的乳业危机为背景,利用上市公司数据,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和股价事件性反应的角度,研究了信任缺失下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政府和行业信任重建的效果。研究发现:(1)乳业危机中,由于公众对乳制品企业的信任缺失,这些企业取得的经营业绩无法得到与其他企业同等的评价,表现为乳制品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低于其他食品行业公司,从而可能诱发逆向选择问题,损害乳品产业的发展。(2)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行业协会的产品推广能够起到信任重建的作用。经过强有力的制度建设,乳制品企业的逆向选择现象逐渐消失,行业协会组织的产品发布会则引起了相关企业股票正向的市场反应。文章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政府和公众了解信任缺失的影响和信任重建的效果,而且从会计角度解答经济问题的交叉研究思路和方法也具有较好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3.
We study how generalized trust shapes the ability of firms with different ownership forms to obtain trade financing and perform during a financial crisis. Exploiting geographic variations in trust across Italian regio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2008-09 financial crisis in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setting, we show that generalized trust makes family firms less able to obtain trade financing during the crisis. This finding maps into performance results: trust alleviat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a crisis for non-family firms, while it aggravates the negative effect for family firms. This latter result depends crucially on a firm's corporate governance: trust does not harm family firms whose board is open to non-family directors. Collectively, our findings illustrate how culture interacts with corporate attributes in shaping a firm's prospects.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结构升级中的信任机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家族企业中基于感情逻辑的私人信任倾向十分明显,随着企业从"创业结构"向"发展结构"的升级,家族企业主必须从"内部承重体系"的构建与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内外两方面对社会信任进行规制.由于社会信任规制的高成本,中国家族企业的结构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中国畜产品信任危机现状、解决途径—品牌资产投资,回顾了信任机制、品牌信任、品牌资产形成等相关文献,结合畜产品信任特性,提出了畜产品品牌信任和品牌资产形成机制,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代娣  陈红 《经济经纬》2006,8(4):108-111
企业的本质是生产要素之间交易的结合点,管理制度就是对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治理。作者构建一个制度建立最优时点选择模型,在模型中通过比较新旧制度对企业内部信任关系治理产生的交易收益大小,讨论企业制度建立的最优时点。通过对模型的扩展,文章还分析了社会文化、劳动力市场效率和企业主权威度对制度建立最优时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云  李锡元 《技术经济》2011,30(7):122-126
通过对326个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了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婚姻状况的职业经理人的组织信任与其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职业经理人的组织信任与其离职倾向均显著负相关;就两者的作用机理而言,工作满意度在学历层次为非本科的职业经理人的组织信任与其离职倾向的关系中未发挥中介作用;就职业经理人离职倾向对其组织信任和工作满意度变化的敏感程度而言,男性比女性更敏感,本科学历的比非本科学历的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家族企业信任治理的相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家族企业的特殊信任是基于忠诚原则上的私人信任。用布赖恩特(Bryant)协调博弈来描述信任,家族主义信任可能形成最优的帕累托协调博弈结果,能较好解决代理中的信任问题,但不能或难以解决随着组织规模或交易的复杂性增加时出现的代理能力不足问题。信任治理的相机选择,则取决于信任在特定文化制度环境下的治理成本结构。必须弱化家族主义信任,加强社会普遍信任环境、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合作创新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相互信任被认为是合作成功的关键要素。本文从企业间相互信任的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两个方面,分析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的问题,并提出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命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社会资本存在结构、认知和情感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参与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通过员工和组织间的信任关系对创新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当认知信任很高的时候,由于搭便车、过度投资等原因,认知信任的上升反而会降低企业绩效。情感信任对组织创新绩效一直具有积极的影响。以往在中国情境下进行的研究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更有利于提高人际网络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不利于结构洞的形成和组织创新的发生。虽然本文没有发现高参与工作系统对人际网络紧密程度的影响,但是发现人际网络紧密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负向影响。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高参与工作系统可能是一个悖论。虽然高参与工作系统可以提高组织信任关系和相互忠诚,但也降低了结构洞和弱联系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